第120章 計算因果

 “是的,我們把一些人的反饋做了梳理,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擁有這個機器的人,一般會給機器設定一個目標,比如活到九十歲,擁有千億財富。然後就讓機器自動計算出要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解決的困難,甚至是人。”

 “人?這機器還能解決人?”林教授有點驚訝。

 “我們暫且定義,這臺機器沒有行動能力,不能解決人,但它肯定可以告訴你,如何完美地解決掉一個人,對吧?”

 林教授看了一眼地板,又抬起頭來,“好吧,就算是你的答案里加上了人這個因素,但也好像和我剛才說的答案,差不多呀?”林教授問道。

 “差別在於,計算出來這些困難後的行動。”張曉月說道。

 “行動?我行動了呀,只是可能沒有其它人的行動,那麼猛烈吧?”

 張曉月搖頭,“接下來的行動,應該是……不行動。”

 “不……行動?為什麼?”

 “需要讓機器推算,解決這些困難後,是否可以順利達到目標。”

 “為什麼要再算一次?困難不是都解決了嗎?”

 “因為你解決掉困難的同時,也改變了一些事情的因果,所以需要重新計算一次,才能確定,是否能達到你設定的目標。”

 “哦,好像有一部電影就是說這個的,的確,應該再算算。”林教授點頭道。

 “機器會按著上述的流程,一遍遍地計算,最終獲得一條平坦的人生規劃。”張曉月說道。

 “不錯,如果真有一臺這樣的機器就好了。”林教授說道。

 “可是……這樣,您就會滿足了嗎?”張曉月問道。

 “我都已經能夠活到九十歲了,還擁有千億財富,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可如果這件事,是在你出生之前兩百年就已經計算完成了呢?”張曉月問道。

 “兩……兩百年?”

 “是的,也就是你一出生,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未來,是祖輩為你設定好的九十歲的壽命,你會怎麼做?”

 “啊?這樣很好呀,無憂無慮,隨性而活,不必擔心,一切都會非常順利……”

 林教授看到張曉月笑了。

 “曉月,怎麼了?我說的不對?”

 “您說的對,但也僅僅是在您擁有相對成熟的認知之後一小段時間,比如五歲?或者七歲?”

 “這……沒道理呀,為什麼只能是小時候?成年之後就不會無憂無慮了嗎?現在人們活得不開心,是因為有無數的未知困難在等待著他們,我都已經掃平了一切困難了,為什麼還不能無憂無慮呢?”

 “您會無聊。”張曉月答道。

 林教授愣了一下,過了一小會兒,對張曉月點頭道,“確實……有點……確實挺無聊的。”

 “僅僅只是無聊嗎?您不會想要改變這個設定嗎?”張曉月問道。

 “可這都已經是兩百年前計算好的了,都已經是最優的線路規劃了,我還能怎麼改呢?”

 “這條線路,可能只是您的祖輩認為的最優線路,他考慮的重點,可能和您的當下,並不相同。”

 “哦,這樣說來,我倒是有點想法了,我的祖輩,還可能犧牲掉我的利益,來平衡到這條線路的其它方面,畢竟他可能有很多的後代,很多想要顧及的人,想讓每個人都獲得最優的人生,可能性比較低。所以,我一旦可以主宰這部機器,肯定會重新檢查一遍我自己的這條線路,我可能會把我的壽命設定為一百五十歲,讓機器幫我重新規劃線路,儘管這可能損失掉我的親友和後代的利益。”林教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