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的人 作品

第31章 那是我兒子。

 “劉老師,擦擦”旁邊遞紙巾的老師也兩眼發紅,看到劉老師難過的表情,她也覺得眼角發酸,圍著的這幾位都是女教師,也都是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傷,哪個媽媽好受? 

 市一中雖然是重點中學,但是教師辦公室還是延續以前學校的習慣,喜歡用教室做辦公室。 

 學校按學科設置辦公室,一個辦公室能放下兩兩相對的好幾排辦公桌。十幾個老師在一間辦公室是常態,大家辦公桌上最常見的是堆得或高或低的學生作業本,老師交流起來也方便。 

 只有部分行政領導才有小辦公室的配備。普通任課老師還不喜歡在小辦公室坐,說沒有交流對象,不習慣。 

 老師這個職業絕大多數人表達能力強,大家都喜歡說。這也是職業病。都是能說的為啥要分開辦公,聚在一起多好?女老師尤其喜歡。 

 這不,老師集中辦公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劉老師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勸慰中恢復過來。停止了哭泣,還要準備答老師問。 

 世上的媽媽都是同一種動物,面對自己孩子,不分文化高低,基本反應都是一樣一樣的。 

 不信,你到街上看看,哪個小孩跌了,摔了,首先發出聲音的,哪個不是不同品種的媽媽?她們有共識: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這一堆媽媽,都一樣。 

 劉老師調整心情,耐心細緻地回答老師們的各種關於林晨的提問。恨不得把林晨從會叫媽媽開始,到退伍回家,今年春節在老家過完節後離家的全過程講述了一遍。 

 劉老師思維縝密,口才優良,隨著講述,她的情緒逐漸穩定。只不過所有老師們都不清楚,林晨怎麼就出現在工地上了呢?劉老師自己也很困惑。懸念待解。 

 差不多一節課的時間,圍著劉老師的同事們才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電腦劈里啪啦的按鍵聲替代了大家的交談和驚歎。 

 劉老師也恢復平靜,準備去上課了。校園裡傳來眼保健操的音樂,第三節課上課的時間到了。 

 劉老師沒有受兒子受傷住院影響,順利地完成上午兩節課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