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開學

 精靈文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它跟中文一樣也是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圖形文字。

 正如傳說中倉頡造字時的第一批文字只有形容日月水火這種最直觀的自然事物的圖文,在後來隨著應用才逐漸演化出更加多樣化的漢語一樣。

 精靈文也是相似的發展歷程。

 但精靈族作為天生就掌握有異能的種族,它們天然的對於蘊含神秘能量的事物有著更高的親和性,所以在最初形成文字時也是把最能展現那種能量的符號刻畫下來形成文字。

 例如最初的精靈文中的“火”字,它作為文字僅僅是個圖形,但要是用炁按照那個特定規律去刻繪,那麼刻繪出來的文字就可以在炁消耗完之前一直燃燒著火焰。

 只是隨著精靈族的發展,作為最熱愛藝術的種族。

 最純粹的精靈文也被熱愛藝術的精靈族在藝術創作中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部分形成如今留下的文字。

 除了個別幾個最常用的原初精靈文,剩下的文字全都是後創。

 但好在現在的精靈文已經是類似於拉丁語一樣已經死去的語言,不會再有新文字和新詞彙產生,學習的過程才顯得沒那麼痛苦。

 不像英語,教科書上是英文句式拿去國外跟老外聊天時會被嘲諷為比她老奶奶的內褲還要老臭的語法,一個已經死去的語言不需要那些繁瑣的東西。

 掌握了精靈語,最直觀的進步就是他的鍊金術水平直接大跨步來到了堪稱大師的境界,在歐洲魔法界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再仿製歐洲魔法界一些鍊金物件時也更顯得心應手,仿製魔杖也不能再滿足他的需求,直接在原有的基礎上做改動創新。

 比如細長的魔杖給它改成圓的手鐲!僅失誤了十幾次就完成了新產品,並試著去做更小的扳指、戒指。

 按理說這麼簡單的一些應用方面的進步他們自己也能做到的。

 但也不知道是魔法界由來已久的古板還是不願接受新事物的固步自封,現如今的魔杖樣式依然是幾百年前梅林時代留下的樣式。

 作為旅行者最主要就是入鄉隨俗並尊重人家本地人的風土人情,所以他也不打算對這種習慣做什麼改變,順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