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父子談話

 書房內李將軍駐足在裡面,已經等候李軒林多時了。 

 朝堂上風雲莫測,李家樹大招風,老大老二從小跟在京城外祖家長大,後面同他們也聚少離多,但也是知道世家大族以及皇權對於他們的忌憚的。 

 眾人愛他們守衛邊疆又怕他們不忠奪權,這其中的分寸實屬難拿捏。 

 在辦案上李將軍作為父親提點過對方,謹慎求證,不躍進不輕敵,跳出固有的思想多方位的站在其他角度去思考問題,耐心聆聽意見,軒林這個孩子做的很好,甚至於他做的太好了。 

 當李將軍看到他面色正常,不顯半分落寞的神情時,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個從小失散的兒子,僅僅靠著自己,也生長的非常好。 

 他就像是個堅韌不拔的野草一般,以不變應萬變,看似隨波逐流的踏入了任何一條不屬於他的河流,卻能在適應環境的同時,走出屬於自己的那條路。 

 “軒林”李將軍素來都是有什麼說什麼,如今面對和髮妻如此相似的小兒子時,他卻在腦海中想了很多措辭,“我們虧欠你太多”這種虧欠從走失的那一刻就無法填滿彌補,甚至縱有青雲志,在這京城中,也只能被迫藏拙,他是有愧的。 

 “沒有虧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能來京城不為碎銀煩憂,脫離張家那樣的魔窟,是李家給他的底氣,李軒林比任何時候都更能知道,他目前的才學,看在父親面子上的武學老師,還有那些數不清也看不見的便利,統統是來自於哪裡。 

 世家大族享受了家族帶來的便利,就要履行自己的責任,他被父母找回來,仍然能最大限度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其中沒有父親和母親的努力,他是不信的。 

 所以當家人真心為他而覺得不公時,真心覺得憤懣的時候,李軒林是真的不生氣,所有人包括趙鴻恩太子他們在內,在殿內聽到傳召嘉獎,都壓下內心的震驚看向他。 

 李軒林當時低垂著頭在想什麼呢。 

 他其實在想,從前活到現在,走過太多太多的難處,遭遇到諸多的不公,在他的前半生張家村裡面,從來就沒有應該做什麼就應該得到什麼的說法,不是會讀書就一定要去私塾的,不是會賺錢就一定能出去的,不是不想成婚就可以不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