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73章 百事紛雜事悠悠

 汪道昆其實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由於銅料被這些大商人所壟斷,朝廷由於銅料缺乏,鑄造質量大大下降、鑄造數量銳減。在投機心理和財政需要的情況。廣鑄大錢。而且,在制錢愈少的情況。國家愈發廣開鑄局,希望多鑄制錢。以此廣募匠人,一旦停鑄,此類人員全部遣回。 這反而讓秘密的鑄錢技術和程序全部洩露。 

 高拱最後說道:“至於錢法不通,則由指點多端,事體不一所致。蓋小民空手無資,日覓數錢以苟朝夕,必錢有定用乃可通行。今旦議夕更,迄無成說。小民恐今日得錢而明日不用,將飢而死。是以逾變更逾紛亂,逾禁約逾驚疑。人情洶洶,職此故耳。臣惟錢法之行當從民便。試觀當年未議錢法而錢行,近年議之而反不行。外省不議錢法而錢行,京師議之而反不行,其理可知也。行錢但從民便,不需更為多言,亂民耳目。如此則人心自定,人心既定,則錢法自通,小民各得以為朝夕矣!” 

 汪道昆也說道:“夫官錢之不行,罪豈獨在百姓哉?” 

 其實私鑄銅錢最多的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大明的這些王府,按照官局鑄錢則例,每百斤銅料可以鑄錢小平錢一萬六千文。工本、工食等計銀九兩依時價每七十文值銀一錢。則一萬六千文該值銀二十三兩,一本將及二息。換言之,官鑄之錢每百斤銅料可以獲利兩倍。然而,私鑄之錢每文只重六分,而銅鉛相半,則一本將五息矣,也就是說私鑄可以獲利五倍。 

 這樣的利潤,就不僅僅是民間小民百姓從事私鑄,當然還會有宗藩、戚蜿勢要之家這樣的特權階層參與私鑄了,或者從事私錢私錢販賣活動,因為獲利同樣可觀。 

 這些豪強,國家的法律根本拿他們沒有辦法,地方州縣根本拿他們沒辦法,就算是普通百姓,官府一樣也把他們沒辦法。 

 民間小民百姓雖然不像特權階層那樣,可以獲得一定的國家權力關照。為了獲得私鑄利潤,他們甚至結合起來,集體公然對抗國傢俬鑄禁令,地方性衝突事件的爆發也就不可避免,國傢俬鑄禁令難以執行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