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歸 作品

第35章 蘭因

 一派和氣之中,宋夫人眯著老眼,對一旁座上的南宮孤舟笑道:

 “你看他們,多般配啊......”

 眾人隨著老人目光看去,那男子清俊溫文,女子弱質纖纖,當真是一對金玉佳偶。

 般配是般配......只是今日請柬上分明寫著“林穆遠”,在堂前的人卻一眼就瞧明白,那男子絕不是林家的少東家。在座眾人皆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主兒,強娶悔婚,痴男怨女,什麼沒見過?可這大婚當日陡然換了新郎官的,倒是頭一回見。

 眾人皆細細打量那南宮孤舟,只見他面色無異,不發一言。宋夫人開口,座旁北枝老人察言觀色,登時附和一句:

 “老夫人說得是。”

 “哼哼。”宋夫人卻也不甚在意,這一雙小兒女既然已經到了那堂前,那南宮孤舟即便不願,也算是默許。她哪管他那愛女究竟身在何方,是死是活——今日他既有所求,便先得遂了自己的意。

 聽著那喜婆在一旁笑盈盈地道賀,她那面上亦是掛著笑意,唸叨著喜婆口中的隻言片語。

 “天造地設,珠聯璧合......”

 南宮孤舟卻肩頭一顫,像是不動聲色地冷笑一聲。眾目睽睽之下,他這細微的動作卻被旁人看了個分明。

 ——這南宮莊主,似是對這宋家老太太不甚待見啊。

 但凡能坐在這正堂之中的賓客,皆繫有頭有臉的人物,其間不乏看了今晨一出好戲之人。此時聽聞那宋夫人笑語,無一不諂笑附和。這位宋老夫人當真是德高望重。且不說她獨木而支,將那宋家的基業撐到現在,單說她這李大俠遺孀的身份,便足以令旁人對她高看一眼。

 遙想當年,正逢快哉盟盟主身體抱恙,有意讓位。楚長風座下弟子有三,大徒弟蕭玉京,昂藏七尺,大才盤盤。二徒弟李緣君,一身正氣,白璧無瑕。三徒弟宋思行,機敏過人,風流不羈。而楚盟主向來器重大徒弟,自然將那快哉盟主之位交予蕭玉京。只是繼位前夜,楚盟主忽而走火入魔,爆體而亡。那蕭玉京不知去向,據下人說,曾聽聞二人夜裡起了爭執。如此,這失蹤的蕭玉京便成了眾人猜忌的元兇。

 而後李緣君陡聞驚變,匆忙趕回來主持大局,代任了這快哉盟盟主之位。彼時西夷各部叛亂起,永昭方一統中州,根基不穩,自然難以抵擋驍勇善戰的西夷部族。李大俠率快哉盟眾,孤身前往西州遊說,以理服人。會群英,止戰亂,平民憤。兼之先帝許以厚利,減賦通商,這才讓那西夷之禍逐漸平息。其時李大俠這盟主之位已是眾望所歸,然而他卻當眾直言,師兄蕭玉京才應是正統,再者師父屍骨未寒,師兄不知去向,定要先與師兄詢問真相,再作定奪。他一番陳辭,無不發自肺腑。眾人雖抱憾,卻更為其風骨而傾倒。只是李大俠所言不無道理,楚盟主血案尚懸,蕭玉京下落不明,這盟主之位也不便急於一時。

 既要尋人,眾人便請願自發尋找蕭玉京。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幾年,竟真在那西夷蠻荒之地找到了蕭玉京,只是彼時方才尋到,卻見那蕭玉京武功盡廢,奄奄一息。只匆忙留下一句“小心西夷”,便生生嚥了氣。西州與永昭方才平息的血仇死灰復燃,其時正逢天雪山無心教勢起,無心教新任教主錦瑟掌權之後,做得第一件事,竟是血洗四殿。而後殺法王,修教義,改陳規,大肆革新。一時之間,諸部族國王首領皆信無心教義,循矩朝拜。無心教盛極一時,頗有稱霸西州之勢。

 早先永昭與西州言和,也不過是緩兵之計,這西夷叛亂一直位永昭帝視為眼中釘,如今兵馬足,糧草備。正逢蕭玉京慘死,楚盟主懸案將破,若這幕後主使就是西夷,永昭何愁師出無名?永昭帝親自召見李大俠,責令他重查當年舊案,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李大俠身負師門重任,卻不願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便與先帝直言,只為真相。永昭帝不悅,卻不得發作,遂放其離去。而後李大俠率部多番探查,終於查出此事竟與西州天雪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恐怕是那天雪山上的無心教主錦瑟眼見事蹟敗露,遂潛入中州,在李大俠大婚前夕,趁其不備,對其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