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歸 作品

第121章 千里萬里匆匆過, 寶裟粗袍有何別

 他撥開那重重花海,終於看見那盡頭有一孩童,端端正正地坐在青石上。

 孩童正看著遠處的柴屋。

 煙飄霧渺之間,婦人擦了擦額邊的汗,將手中木桶落在井邊,看著兩人的方向。

 “阿吉塞!又貪玩了?快回來了!”

 阿吉塞?

 是這孩子的名字麼?

 孩童卻對這呼喚無知無覺,他轉過頭,看向了曾不悔。

 “是你在叫我麼?”

 “曾不悔。”

 彷彿心臟被攥住一般,他心中一陣悸然,恍惚地睜開雙眼。

 火堆燃燒,僧人坐在一旁。

 不知為何,看到這光景,他卻鬆了一口氣。那夢雖然看上去安寧祥和,那孩子卻讓他莫名覺得悚然。

 ——那孩子,竟然沒有臉。

 “咳咳……曾施主,怎麼了?”曾不悔怔怔然發著呆,般若紫陽看著他,輕聲問道。

 這一次,他卻沒能看到這朱衣男子心中所想。

 般若紫陽目光飄渺,兀自想到,恐怕是這幾日接連使用秘法,此時氣虛力竭。

 看不出,也是難免。

 “沒……”曾不悔搖了搖頭,“阿……吉塞?是誰?”

 般若紫陽像是身子一僵,臉上浮現一種十分奇異的神色:

 “阿吉塞……”

 “是小僧的乳名。”

 “呵,又是個怪模怪樣的名字。”曾不悔兀自嘟囔了一句,目光一轉,周圍橫七豎八地倒著些黑衣人。

 ——都是與先前服飾相似的扶桑刺客。

 “這些人,又像上次那樣?”

 “嗯。”般若紫陽點了點頭,話鋒一轉,“回扶桑之前,中州人都如此喚小僧。”

 “嘶——你一個扶桑人,怎麼開口中州閉口中州的?難不成……”

 曾不悔頓了頓,這才恍然大悟。

 “你是在中州長大的?!”

 “是也。”般若紫陽頷首,“原來白王殿下沒有和曾施主提過麼。”

 曾不悔瞭然:“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你這扶桑的和尚,引起中州的古學經典,也是信手拈來。”

 “呵呵……”般若紫陽輕笑,“曾施主,小僧總覺得,你不像是跟著白王殿下做事的人。”

 曾不悔一愣。

 這是說他愚鈍麼?

 這個臭和尚,怎麼拐著彎罵人呢?!

 “我曾不悔雖然是個粗人,這些還是聽得懂的!”他板著臉,不甘示弱地說道,“殿下器重小爺,自然有殿下的道理!殿下的考慮,豈是你我能猜測的?”

 “的確。”般若紫陽垂了垂眸子,他想起那個深不可測的墨袍男人——那是他來永昭之後,遇上的第一個連他施展秘法都看不透的人。

 “永昭有白王殿下,是永昭之幸。”他淡然開口。

 只可惜,不是扶桑之幸。

 那沉迷於酒池肉林的父子,根本未曾想過白王許給他們的是利是弊。

 不過,這與他一個逍遙小僧有什麼關係呢?

 “那是自然。”曾不悔揚了揚眉,“據說前日裡,殿下許了扶桑頗多好處。又是在曲州與黛州設了船舶司,又是和扶桑締結二十年的通商之約,我聽說,還送去許多珍品古玩。”

 “殿下對扶桑可真好!”

 般若紫陽搖了搖頭,笑而不語,任那紅衣男子在一旁將他家的殿下誇得天花亂墜。

 那日在金殿之上,這身穿蟒袍的男人從見他第一面開始,就在心中盤算自己的價值。

 “價值”。

 般若紫陽對這個中州詞十分不喜,因為它的背後往往盤桓著利益與謀算。

 永昭人人皆說,太子殿下是個好人。

 他知道,這位受人敬仰的永昭太子,對他一個名不見經傳,跟著遠渡重洋的遊學僧侶的小小僧人,格外的感興趣。

 金殿之上,那玉人一眼從人群中挑出了自己坐陪論道。

 實則那大小乘之辯,卻是老生常談。

 這位太子殿下,明面上口不離禪,實則卻是對他的過往旁敲側擊。

 而自己亦從眾人的盛讚之中,看出這個人的本質。

 ——他們絕非一路人。

 只是顯然,這位永昭的太子卻不打算輕易放過他,以及扶桑王子的身份。

 他知道自己為什麼回來,雖不曾阻他離去,卻還是派了人跟著他。

 派得是如此心思單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