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歸 作品

第21章 平生自笑為名誤,未必終身有此詩

 金馬門前,繁花似錦。碧玉池邊,樓臺輝煌。雖是月夜,可殿中笙歌鼓樂,綿延不絕。舞姬們飄然旋轉,裙襬翻飛,似星隨銀漢,又似雲帶金波,讓一干朝臣看直了眼。

 “今日立冬,是柔微的壽辰,也是這闊克蘇使節來我永詔覲見的日子。諸位愛卿不必拘謹,今夜晚宴沒有君臣之分,朕與諸位愛卿同樂!”

 那九州獨尊,萬方來朝的永昭帝,此刻正攜著身旁的柔貴妃一同祝酒。這貴妃娘娘生得實在端莊秀麗,即便芳華不再,臉上多了些歲月摧折,也仍然雍容妍貴,別有一番韻味。可惜美雖美,佳人臉上卻沒有半分喜色,端是個清姿冷態,媚眼生寒。眾大臣道是尋常,也不敢把目光停在這位美人面上,紛紛舉杯同慶,說著些恭祝永昭王朝繁華昌盛,千秋萬代的吉祥話。

 “都說永昭吾皇英明睿智,氣度恢弘。今日小王終於得以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倍感榮光。”

 一位異族形容的男人聞聲,舉著金樽,站起來說道。只見他烏髮濃密卻蓬鬆捲翹,長睫如羽翼開闔,風情難禁。他那雙淺碧色的眼睛好似貓兒,中間瞳仁卻細小如粒,讓人無端感到有些危險。而那雙眼睛此刻卻笑意盎然,就好像春泉湧動,好不魅惑。幾位舞女受不得他灼熱的目光,也紛紛朝他側目。

 這便是闊克蘇國派來的使者,亦是闊克蘇的王子。王子說,他的名字太難記,於是給自己取了一箇中原名字,叫千泉。

 “千泉王子遠道而來,真是辛苦了。本宮敬你。”謝景之率先回應,雖然千泉是對永昭帝說話,可闊克蘇的地位卻遠遠不夠永昭王朝的皇帝親自回答。於是謝景之身為太子,只得接過話來。

 那貓兒似的眼睛轉了過來,眯起眼睛打量起這位永昭的太子。謝景之也不避讓,便站在那兒讓他仔細看了一番。不多時,這位千泉便眼睛一彎,又笑了起來。“小王聽人說起這位永昭的太子殿下,都說是品貌非凡,才思德行頗有永昭皇帝之風。如今看來,傳言果真不假。”

 此話一出,殿上氣氛頓時有些凝滯。這幾年來,太子的勢力如日中天,“堪比皇帝”這句話可不是什麼好話。說者有沒有心未可知,聽者定然會細想。只見永昭帝眼睛眯了眯,一旁的柔貴妃美眸一轉,剛想開口說些什麼,那老狐狸摸著柔貴妃的柔荑,輕輕拍了拍,他那佈滿溝壑細紋的手卻和柔貴妃那細嫩如脂玉的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沒有人敢多言半句。於是柔貴妃只得打住,面色微沉地坐了回去。

 謝景之聞言,眸光動了動,回以一笑,頗為沉穩地說道:“素聞千泉王子慧心妙舌,巧言善辯,如今看來,傳言也的確不假。”

 眾大臣都點了點頭,這太子殿下四兩撥千斤的手段倒是愈發高明瞭。只是平白地惹了這千泉王子不快,幾位平日裡太子的幕僚亦有些憂心。近年來君上雖然年歲已高,但身子卻一向硬朗,未曾有什麼讓賢之意。君上賢明,太子高潔,這本該是父子齊心,安邦定國的好事,可太子的勢力日漸龐大,卻讓君上反而生了猜忌之心。一山不容二虎,於是君上竟有意無意地扶持那位掌上明珠,致使她漸漸囂張跋扈起來。君臣離心離德,江山社稷危矣,父子兩兩生厭,實在不是國家之幸。好在今日夜宴那位京華殿下稱病,沒能趕上這場面,否則定然會添上一把火來。

 正想著,千泉突然開口道:“太子殿下真是說笑了。小王這舌頭再厲害,也比不上太子殿下將活城說成死城的本事。”一時間除卻歌舞之聲,殿上寂靜一片。誰都知道,這是在說太子殿下二十四歲時率兵鎮壓眾部族叛亂的事情。彼時太子殿下以雷霆手段連下三城,將塔城,蘇魯拜,乃至如今正在蠢蠢欲動的大宛邊城一道收復。唯獨闊克蘇仍然佔著永昭邊城,負隅頑抗,頻頻殺害漢人平民向他示威。最終太子殿下衝冠一怒,說了句“屠城。”便將闊克蘇邊寨皆是血洗了一遍。此事震驚朝野,文臣史家皆對其口誅筆伐,讓當時還是皇子的太子殿下險些入獄。最終是京華公主出面求情才保下他。永昭帝為此允諾關外十年無賦,廣開商路,這才平息了各部落的怒火。可如今這千泉王子有意提起,眾人知道這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紛紛想著太子殿下要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