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庚徐蓁蓁 作品

第488章

 秦嘉庚到蘇省的時間並不長,除了公開場合和地方領導打過招呼外,還很少有人來省委組織部向秦嘉庚彙報工作。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秦嘉庚是外來人,撘不起線。

 耿大同,錫市市長,在他的治理下,錫市飛速發展,gdp穩居蘇省第三,僅次於蘇市、金陵。

 走到市長這步,耿大同付出了很多心血,但苦於沒有政治資源,到市長後,進步的比較慢。

 現在,過不了幾月,通市市委書記在內的一些領導到了退休的年齡,空出來的位置,無論是地市的市長,還是省廳的副廳長們,都躍躍欲試。

 耿大同也不例外。

 作為外來戶的耿大同,也在想到底燒誰的灶。

 能夠決定市委書記這一位置的,省領導不算多,真正有話語權的還是五人小組。

 書記、省長、副書記、組織部部長、紀委書記。

 一般來說,重要的人事議題,五人小組溝通好,才會拿到省委常委會上審議,沒溝通好,那基本上也沒上省委常委會的必要。

 常委會是很莊重嚴肅的地方,不是菜市場,隨便討價還價。

 耿大同想到自己囊中羞澀,分析一通,決定燒秦嘉庚的灶。

 一來,秦嘉庚和自己一樣都是外來戶,需要幫手。

 二來,秦嘉庚的在人民群眾的口碑算不錯,官聲也很好,很符合自己理念,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尋找的伯樂,就應該是秦嘉庚這種,雖然這個伯樂年紀比自己還要小一點。

 下午兩點半,耿大同來到秦嘉庚辦公室。

 “林劍!給耿市長泡杯茶。”秦嘉庚吩咐道。

 “部長,今天冒昧打擾,是想向您彙報一下工作。”耿大同先起了一個頭。

 秦嘉庚雖然隱約猜到耿大同的目的,但對耿大同並不熟悉,於是平淡的問道:“耿市長,按道理來講,你是政府口,我是黨委口,我也不是聯繫錫市的省領導,不知道你想彙報些什麼?”

 秦嘉庚這話,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耿大同能感受到,秦部長是在考驗自己,要是連這基本的見面關都過不了的話,那麼後面的事情,也就無從說起。

 “部長,是這樣的,之前省委組織部研究室向各地市徵求873相關指標意見稿,對873工作機制,我們錫市,想爭取試點。”耿大同這話說的很巧妙,自以為能投其所好,他研究過秦嘉庚的履歷,對於主動靠攏且有真材實料的人,會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