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庚徐蓁蓁 作品

第424章

 綿市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搞產業發展,產城融合,堅決不依賴土地財政。

 而農村住房,實行為期三年三批次的危舊房改建,要符合抗震標準,並在改造的農房上,屬上責任人的名字,不定期抽查,發現一起,處理一個。

 關於義務教育,關於義務教育,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業高中)、大學實行2+6+3+4,15年免費教育,缺口由財政補助,其中9年義務教育與國家政策相同,幼兒園、高中全免,大學免息貸款,學生畢業後有工作再償還。

 關於基本醫療,明確重大疾病報銷名錄,按照戶籍人口並實際居住並繳納社保5年以上,凡是有重大疾病的,予以兜底。

 這三項政策基本就是秦嘉庚在藏西林墨市的翻版,只不過楚寧將它更細緻化。

 “綿市新政”一出,天府省其餘地市領導紛紛給秦嘉庚和楚寧打電話,罵他們這樣做沒朋友的!

 但秦嘉庚和楚寧可管不了那麼多,三項政策和國家政策沒有衝突,多出來的部分,都是綿市財政自己兜底,誰讓綿市有錢呢。

 但綿市這個經驗學不會,不是哪市委書記都敢“取之於官,用之於民”。

 就算是教他們,他們也學不會啊。

 “綿市新政”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僅僅2年的時間,本來被蓉市虹吸的人口,有相當一部分人口被分流到綿市,因為只要在綿市踏踏實實的工作,住房、教育、醫療都有最好的保障。

 這樣反而讓綿市經濟、人口形成了良性循環。

 特別是綿市科技城新區,更是開創了一個城市全新樣板,地上一座城,底下一座城,雲上一座城,已經初具規模。

 這種模式,吸引了全國各地領導來考察,其中最感興趣的是浙省寧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