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庚徐蓁蓁 作品

第321章

 這些教授大多出自國家智囊團,本就是謀劃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佈局。

 這也是華夏區別於很多國家的地方之一,就是制定一個長期基本政策,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路雖遠行則將至。

 秦嘉庚每一課都聽的很認真,像海綿一樣瘋狂的吸收知識。

 倒不是說,馬上就能學以致用。

 但黨校的格局,讓這些學員的氣質明顯都發生了變化。

 期間秦嘉庚被經濟學大拿吳教授收為研究生弟子,這倒解決了秦嘉庚只有本科學歷的問題,雖然本科是自己實打實考上的燕京大學。

 除了學術教授外,還有各部委的領導來上課,其中好幾個秦嘉庚都認識,比如水利部副部長林江河。

 在黨校培訓結束的前幾天,學員迎來一堂模擬實踐課。

 老師是外交部部長助理王國偉,這讓學員們感到激動和新奇。

 倒不是說副部級領導,看著激動,只是絕大多數幹部都沒有和外交部打過交道,基本上都是在新聞聽到“抗議、譴責。”

 王國偉的教學也很有意思,直接讓學員們把桌椅拉成了圓圈形狀。

 每個學員面前都擺著一個國家的座牌,直接模擬聯合國大會,並向大家簡易介紹了聯合一些議事規則。

 起初,大家只當做是一場遊戲。

 王國偉濃眉大眼,不怒自威,嚴厲的批評了幾個學員,那辭令,就算是秦嘉庚有著加特林式機關槍的嘴也要甘拜下風。

 大家才明白,外交不是想的那麼簡單,玩玩嘴皮子。

 外交是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外交官的力量,來自祖國的實力,更極端一點,取決於大炮的“口徑”和“射程”。

 戰爭的本質,還是比誰的石頭更大,誰的石頭扔得更遠。

 但一個優秀的外交官,能在方寸之地,縱橫捭闔,為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