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爵士 作品

第52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看完槍炮鑄造廠之後,李弘的目光又回到了兵營上面。

  兵營原本只能訓練長槍兵和弓箭手這兩個兵種,但是這次升級成功之後,又新增了三個兵種:

  弩兵和火槍兵還有炮兵。

  弩兵跟弓箭手一樣都屬於遠程兵種,同樣配備皮甲,主武器是一把硬弩,副武器則是一柄長刀。

  雖然都是遠程兵種,但是顯然弓的射程要比弩要遠得多,但是弩卻在中近距離有著明顯的優勢。

  因為弩是直射,再加上是依靠機械力來發射,比弓箭要省力,而且射速更快,穿透力更強。

  能很好地彌補弓箭手在近距離的射速慢的缺點。

  而火槍兵自然不用多說,跟其他兵種一樣都是身穿明軍的紅色鴛鴦戰襖,配棉甲,主武器是火槍,副武器是雁翎刀。

  棉甲雖然挺聽起來好像防禦力不咋地的樣子,但其實棉甲的出現跟火槍的出現是緊密相關的。

  以前的鐵甲也好,皮甲也罷,都無法阻擋火槍的鉛彈,所以棉甲就應運而生了。

  棉甲並不是真的簡單用棉花做的,而是在棉布戰袍裡面內襯鐵片,外面用銅釘固定。

  棉甲最早出現在元代,但是形制比較簡單。

  後來明軍也大規模的裝備棉甲,而滿清的八旗棉甲也是在繳獲的明軍棉甲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

  製作的方法就是將採摘的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

  然後把很多張這樣的棉片再合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內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

  這樣製作的棉甲既能對火器有不錯的防護作用,還能禦寒。

  而且相比傳統的鐵甲,重量更輕,成本更低,而且容易保存,維護成本低。

  相比鐵甲,還不用量身定做,完全可以大批量地製作。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棉甲應該屬於複合甲,既有棉布,也有鐵甲,叫做布面甲其實更加貼切。

  而棉甲的稱呼實際上是一種統稱,所有的製作過程中加入棉花棉布的甲冑都可以稱為棉甲。

  許多人只知道鐵甲皮甲,不知道棉甲。

  其實除了棉甲之外,古代還有一種成本更低,對火槍和弩箭的防護效果也很不錯的盔甲種類——紙甲。

  紙甲據說從唐代就有了,到了宋明時期,也曾經大規模裝備過軍隊。

  紙甲的製作方法,在明代朱國楨《湧幢小品》中是這樣記載的:

  “紙甲,用無性極柔之紙,加工捶軟,迭厚三寸,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溼,銃箭難透。”

  雖然不知道“無性極柔之紙”是什麼紙,但可以看出這種紙非常柔韌,能夠疊成三寸厚再用鐵釘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