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雜貨鋪 作品

第461章 黃河百慕大


                 “紫竹,到底在哪能找到你說的這種黃河錦鯉?”

  “黃河石門段禹王洞!”

  紫竹很乾脆地回道。

  “具體位置在哪呢?”馮紅林接著問。

  “在陝晉交界處,當年大禹治水,改變了前人的治水方法,硬生生地在群山中鑿出一條河道,疏通了河段,消除了黃河氾濫的隱患,並在此刻下了‘石門’二字。”

  馮紅林趕緊拿出手機,用導航搜了一下:“據此1300多公里!”

  “紫竹,想捉住黃河錦鯉,有啥竅門兒?”

  “具體方式方法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這種魚十分有靈性,而且壽命極長,對了!你不問,我差點忘記提醒你,黃河錦鯉壽命越長,身上的鱗片愈發烏黑,其陽性越好。”

  “情況不太妙啊!”一側的馮紅林喃喃道,“網上說石門一段黃河水特別深,平均深度達到了六七十米,這怎麼捉呀!”

  紫竹回道:“據說黃河錦錦鯉最喜歡紅棗,而且好奇心極重。”

  對於陰間的汽車,1300公里倒也不算遠,不過四個小時的路程,只是聽紫竹的描述,這種魚並不好捉,就算是到了龍門,找到了禹王洞,也不一定能捉到。

  馮紅林非要陪我一起去,我沒讓。

  此行肯定得使用一些非常手段,他跟著的話不但幫不上忙,反而不方便。

  我給楊玉靜打了個電話後,立刻出發了。

  好在陰司的車具備強大的導航能力,四個小時後,汽車停到了一片懸崖峭壁間。

  我還在車上睡了一覺。

  車停下後,坐在車裡,就能聽到如雷鳴般的河水聲。

  我走到河邊,放眼望去,兩側的河段還真的像是把一座山從中間劈開,鑿出來的。

  環視四周,我看到了對岸巖壁上刻著的“石門”兩個字。

  看得出這兩個字刻出來的時間不短了,已經有明顯的風化痕跡。

  這裡就是石門,禹王洞又在哪呢?

  我順著河邊往前走,尋找河邊的山洞。

  一口氣走了十幾分鍾,並沒有找到一個山洞。

  正當我有些急不可耐時,看到兩個揹著竹簍的老頭。

  倆人手裡都拄著一根木棍,看樣子像是採山貨的當地人。

  我趕緊從乾坤袋內掏出一盒煙,抽出兩根,擠出個笑容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