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675章 欲何求


                 "如今安南莫朝勢弱,偏居一隅而苟延殘喘,後黎朝雖是勢大,但權柄盡皆被權臣鄭主掌控,幾位愛卿覺得我大明該當如何?"

  不知過了多久,大明天子朱由校聽不出息怒的聲音於暖閣內響起,使得祖大壽等人心中為之一動。

  自嘉靖朝,安南黎朝權臣莫登庸發動政變,建立莫朝以來,大明對安南的態度始終是"扶弱凌強",從而達到明朝利益的最大化。

  莫朝與後黎朝勢力相當,便會將其全部精力及注意力用以國內鬥爭,無力兼顧邊陲,使得明廷邊鎮壓力大大減小。

  只可惜受限於大明日漸衰弱的國力,兼之後黎朝得到了佛郎機人,紅夷人的幫助,曾有明廷支持的莫朝在短短數十年內的時間裡便迅速衰敗,如今只能躲在"高平府"苟延殘喘。

  反觀那後黎朝,如若不是南方有"阮主"政權割據,擁兵自重,使得後黎朝始終不能完成實際意義上的"統一",只怕野心勃勃的"鄭主"早就效仿緬甸的東籲王朝,將重心用在"屯兵"大明的疆域之上。

  "啟稟陛下,"聞聲,靖南侯祖大壽與身旁的兩位袍澤交換了一個眼神過後,便起身回稟:"後黎朝雖在宣德年間便奉我大明為正朔,但隨著其政權愈發穩定,後黎朝便中斷了將近百年的朝貢,直至莫朝崛起之後,為了爭取我大明的支持,方才重新派遣使臣來見。"

  "再者,莫氏及黎氏昔日皆為我大明所冊封的安南都統使,卻敢在國內建元稱帝,此乃逾越之罪。"

  "微臣斗膽,懇請陛下發兵,征討不臣之臣!"

  對於朱由校心中所想,如今的大明朝臣雖不敢說人盡皆知,但也多多少少有所明悟。

  祖大壽等人雖然久在遼東,但對於京中形勢也頗為關切,面對著朱由校的聞訊,自是知曉該說些什麼。

  以如今大明的國力,早已不需要像前些年那般"扶弱凌強",靠著莫朝與後黎朝之間的平衡,勉強維持著"宗主國"的地位。

  十數萬厲兵秣馬多時的大明兒郎們,只等天子一聲令下,便會越過大明邊陲,馬踏升龍府。

  "安南雖距離京師數千裡之遙,但朕也對其國內局勢有所耳聞。"

  "聽說安南國的南方被阮氏家族所掌控,雖對後黎朝稱臣,卻有割據之實,實力不容小覷。"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