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654章 以戰止戈?(下)


                 晌午已過,日頭愈發熾熱,正是一天中最為舒適的時候,而乾清宮暖閣的氣氛也逐漸熱切起來,各式各樣的討論聲不絕於耳。

  兵部尚書王在晉的神情,也比昔日討論"東征"的時候激動不少,畢竟如今的"安南國"正值南北對峙,倒是朝廷出兵介入的好時機。

  並且與身旁同僚不同,兵部尚書王在晉十分清楚在如今的西南地區,朝廷擁有何等威勢。

  就在今年正月,就藩於廣西桂林府的靖江王為了"桃代李僵",籠絡其府中宗室,不惜無視朝廷政令,強行對當地的瑤人收取賦稅,並最終導致了大藤峽一帶的百姓不堪重負,揭竿而起。

  所幸在朝廷的及時介入之下,聲勢浩大的瑤民起義被順利解決,罪魁禍首靖江王伏誅,而曾經與其同流合汙的廣西巡撫也自縊身亡。

  此役過後,朝廷一邊委任新的廣西巡撫,對當地瑤人百姓加以安撫,一邊著手整飭當地衛所。

  另一邊,三省總理魯欽已是領著白杆軍於雲南駐紮多年,並代替世襲罔替的黔國公府履行"鎮南將軍"之職。

  並且在魯欽的運籌帷幄之下,昔日於雲南境內威名赫赫的王弄山土司及沙定洲土司均是被朝廷鎮壓,使得餘下土司皆是為之臣服,朝廷的威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倘若朝廷真的決定武力介入"安南國"內亂,以戰止戈,只需要一紙調令,數萬大軍便能由廣西及雲南同時發兵。

  "陛下,眼下正值年關,氣候嚴寒,交通頗為不便,且兵馬調動也需要部分時日,故此倒是不宜輕舉妄動。"經過最初的激動之後,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是率先鎮定下來,炯炯有神的眸子中夾雜著些許疑慮。

  永樂年間,成祖朱棣以成國公朱能為帥,英國公張輔,黔國公沐晟自廣西憑祥進軍,大軍號稱八十萬,在人心所向之下,耗時一年方才攻克了"胡朝"國都。

  如今的"安南國"雖然陷入南北對峙之前,但無論是被鄭氏家族掌控的後黎朝,亦或者偏安一隅的莫朝,均擁有不少遺老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