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634章 如何安置


                 江戶城,大明總督府。

  此地前身為德川政權的"城主府",與德川秀忠日常所居的"將軍府"不過一街之隔。

  從創建者德川家康正式攻破大阪城,推翻豐田政權開始,江戶城便成為了日本實際上的政治核心,江戶城政令由此地而出。

  相比較之下,此前日本天皇所在的"京都"不過是自欺欺人的都城,雖然名義上還保留有朝廷的官員,但真正具有實權者,皆繫於江戶城中。

  出於避嫌的角度考慮,東征軍主帥袁可立在攻破江戶城之後,並沒有選擇歷任幕府將軍下榻的"將軍府"作為自己的總督府,而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城主府。

  此時這座極具日本風格的建築已然被簡單的翻新,周遭也被插上了大明的日月軍旗,四周更有不少目光冷凝的兵丁在來回梭巡。

  因為此次出征進展出乎意料的順利,兼之大明內部本就面臨著官員"缺額"的問題,故此在攻破江戶城之後,為了能夠儘快恢復秩序,袁可立並沒有對江戶城原有的官階制度做太多的更改,仍以倭國人擔任,只是第一時間將經濟大權握在了手中。

  距離當眾處死前田利常等大名領主,並廢黜後水尾天皇已經過去了整整五日,雖說城中百姓仍是人心惶惶,情緒更是低沉,但在諸多官兵的威勢下,眾人卻也默認了這個有些令他們難以接受的事實。

  除此之外,此前本就主動向大軍投誠的大名領主們在知曉官兵攻破江戶城,蕩平德川政權之後,紛紛攜帶著麾下領地的地圖和印信,正式來到了江戶城,覲見總督袁可立。

  而有了這些"牆頭草"的倒戈,原本還有些焦頭爛額的袁可立及盧象升等人頓時如釋重負。

  現如今,大軍唯一面臨的問題,便是如何處理前田利常等大名領主遺留下來的軍隊。

  雖說在江戶城告破當日,前田利常便是望風而降,並主動招降城中負隅頑抗的倭國士卒。

  但考慮到他在倭國士卒心中享有的地位及無可比擬的號召力之後,袁可立在與幾名宿將商議過後,仍是毫不猶豫的將其處死,並對駐紮在城外的"降兵們"加強了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