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589章 最後通牒(上)


                 九月初七,諸事不宜。

  籠罩在稀薄晨霧中的"京都"城遍地狼藉,斷壁殘垣,入目盡是尚未完全熄滅的火星,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硝煙味。

  殘破不堪的街道上,東平伯黃得功緊皺著眉頭,略有些懊悔的盯著周遭絡繹不絕的士卒。

  無論是城中尚未熄滅的火苗,亦或者若有若無的血腥味,均是說明此地前不久才剛剛發生一場騷亂。

  而這場騷亂的始作俑者,極有可能便是"不知所蹤"的德川秀忠。

  半晌,一名身材魁梧的副將在幾名親兵的簇擁下,"拎著"幾名身材矮小,滿臉驚恐之色的倭人行至黃得功面前,並拱手稟報道:"將主,已是確認過了,城中的天皇及一切貴族,均於昨夜晚些時候,被德川秀忠所裹挾,趁著夜色出逃了。"

  失之交臂!

  聽聞德川秀忠果然從長崎逃至此地,並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再一次逃之夭夭,黃得功下意識的握緊雙拳,喉嚨深處也是發出令人不適的"咕咕"聲。

  若是能夠將德川秀忠生擒,並控制住所謂的"日本天皇",料想大軍所面臨的"抵抗"便會輕鬆不少。

  但眼下來看,卻是避免不了一戰了。

  抬頭瞧了瞧周遭坊市中瑟瑟發抖的倭國人,黃得功心中的懊悔愈發濃郁,倘若遼東鐵騎於此,區區百里的路程,何至於用上一天的功夫。

  "告訴兒郎們,不要節外生枝,除卻今日輪值的士卒之外,其餘人等皆前往城外駐紮。"

  隨著日本諸多城池的不攻自潰,本是軍紀森嚴的大明士卒們也自然而然的出現了些許"動搖",畢竟此地不是大明本土,這些倭國人也並非表面上瞧上去那般"可憐"。

  不過在袁可立及黃得功等諸將的強勢震懾下,倒是沒有出現"燒殺搶掠"這等極其敗壞軍紀的情況,但諸如打罵這等情況還是不可避免。

  "將軍放心。"

  聞聲,肅立於黃得功身旁的副將便是趕忙應是,見其沒有多餘的事情要吩咐之後方才領著幾名親兵疾步離去。

  他們這一路上雖是所向披靡,各地大名領主皆是望風而降,但看似一帆風順的背後卻也潛藏著諸多的暗流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