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546章 師出有名!


                 "啟稟陛下,日本不過蕞爾小邦,卻三番兩次犯我大明邊陲,劫掠我大明百姓。"

  "縱然是昔日的豐田秀吉也對我大明俯首稱臣,德川家光竟敢公然領兵攻伐我大明。"

  "此罪,不可赦!"

  就在乾清宮暖閣重臣尚且沉浸在日本銀礦十倍於大明現有規模中而微微失神的時候,一直默不作聲的禮部尚書徐光啟突然一個頭磕在地上,其鏗鏘有力的聲音也如同一道驚雷隨之炸響。

  萬曆年間,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彼時的神宗皇帝曾派遣沈惟敬為使臣,攜帶誥命和諭書,冊封豐田秀吉為日本國王。

  儘管雙方對於豐田秀吉是否真的接受了這封"諭書"爭論不休,但日本曾長期作為大明的"宗屬國"而存在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作為大明的禮部尚書,他在過去幾年中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農政"一事上,但並不意味著他對於"禮部"應有之政務陌生。

  前後不過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徐光啟便是想出了"攻伐"日本的理由,甚至腦海中已然醞釀出一篇"平叛檄文"。

  "陛下,臣附議!"

  "日本屢教不改,我大明當興兵伐之!"

  徐光啟的聲音還在乾清宮暖閣內悠悠迴盪,剛剛態度最為"激進"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便是反應了過來,同樣是一個頭磕在地上,將其身前的地磚都是隱隱磕出一道縫隙。

  許是因為情緒過於激動,畢自嚴臉上的肌肉均是擠到了一起,單薄的身軀也在微微顫抖著。

  儘管眼前的天子自繼位以來,不斷通過"開源節流"等方式,令得瀕臨枯竭的大明財政重新湧現了新的生機,但也架不住朝廷連年功伐。

  毫不誇張的說,如今大明的財政已是瀕臨極限,早已不能夠維持國內諸多軍隊的正常運轉,若非如此,他也不會上書勸諫天子"裁減"遼東大軍。

  但他怎麼也沒有料到,早在前漢時期,便與中原王朝有所來犯的"倭寇國"竟然存在著規模如此誇張的銀礦。

  倘若大明能夠將其銀礦納入囊中,大明當下所面臨的的諸多"財政"問題便會瞬間迎刃而解,大明的國力也會因為這些銀礦達到一個新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