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241章 放權


                 同一日,距離固原城兩千五百里之遙的京畿之地卻是下起了綿綿細雨,吹散了空氣中所剩不多的燥熱。

  上了年紀的百姓都說,這場雨過後,京畿之地便會徹底冷起來,持續數月的寒冬便將逐漸登場。

  不過現如今,乾清宮暖閣內的氣氛的確猶如冰雪一般冷凝,包括內閣首輔方從哲在內的一眾臣子皆是瞠目結舌,不敢做聲。

  女真韃子現身榆林城外;安塞縣百姓不堪重負,揭竿起義;定邊亂匪趁夜色血洗蘭州會寧王府;會寧王朱紳域聯合蘭州城中其餘藩王貪墨朝廷錢糧,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這幾件事無論哪一件事,但拎出來都是足以將天捅一個窟窿出來的大事,遑論同時在陝西上演。

  這些平常不過的字眼就像一柄柄利刃,準確無誤的刺入他們的心間,使得他們的呼吸都是產生短暫的停滯。

  長舒了一口氣,案牘後的天子將手中的奏本擱置在一旁,面色沒有任何變化,彷彿奏本上那觸目驚心的內容絲毫沒有被其放在心中一般,倒是一旁伺候的司禮監秉筆面色慘白,額頭上更隱隱有冷汗滲出。

  "女真韃子無功而返?"

  "回陛下,依著延綏巡撫陳奇喻的奏本及軍中傳回的消息來看,蒙古韃子和女真韃子的確在榆林城外折戟沉沙。"

  "右翼蒙古部落中實力最強的多羅土蠻部傷亡過半,其餘部落也是各有損傷,唯有女真韃子因為先行一步的緣故,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

  司禮監秉筆一邊小心翼翼的回稟著消息,一邊心悅誠服的瞥了一眼面色如常的天子。

  天子料事如神,那女真韃子果然潛逃至河套平原之上,如若不是陝西百姓揭竿起義,橫插一腳的話,怕是女真韃子全軍覆沒的捷報已然傳至京師了吧。

  又將一封奏本擱置在一旁,朱由校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太陽穴,這些奏本內容大差不差,皆是要朝廷即刻調兵入陝,鎮壓民變,同時還要將涉事的宗室藩王繩之以法。

  涉及到宗室藩王,朝野中的那些六道言官總是異常的興奮,但對於如何解決陝北的困局卻是隻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