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952章 反間計


                 "行了陛下,二位娘娘都走遠了,您不用板著一張臉了。"

  瞧著阿巴亥等人逐漸消失不見的背影,司禮監秉筆臉上帶笑,主動將一盞熱茶遞到了朱由校的面前,衝其聲聲說道。

  聞聽此話,朱由校將頭從奏本中抬了起來,臉上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容,他就知道自己拙劣的表演瞞不過自己的心腹大伴。

  "若是再讓她們說下去,就得是哭哭啼啼,讓朕高抬貴手,饒過科爾沁部落,饒過她的族人..."。

  輕輕品了一口冒著熱氣的茶水,朱由校頗為無奈的衝著一旁的王安說道,從剛剛阿巴亥的那句,他便可以斷定阿巴亥和哲哲兩人今日來此的用意。

  聞言,司禮監秉筆便是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沒敢繼續多言。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朱由校登基日久,身上威勢漸成,有些話即便是他這位司禮監秉筆也不能隨意出口。

  "女真人和蒙古人這是在朕身邊埋了個釘子啊。"

  輕輕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太陽穴,朱由校沒來由的一嘆,心情有些沉重。

  "陛下,換個角度想想,其實您也在女真人和蒙古人身邊埋下了一顆釘子,而且還是分量頗重的釘子。"

  興許是聽出了朱由校的言外之意,一旁的司禮監猶豫了片刻之後,方才小心翼翼的說道。

  自古以來,政治聯姻便是維繫兩方關係的最好紐帶,這種關係雖然稱不上有多麼牢固,但多少也算有些保證。

  諸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同樣的目的。

  只不過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建國稱帝之後,吸取了前宋的教訓和屈辱,便是留下祖訓,大明後代君王,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

  聽得王安此話,案牘之後的朱由校也是露出了一抹思慮之色,只覺腦海中好像隱隱有什麼念頭要冒出來,但始終難以抓住。

  "釘子..釘子..蒙古..."

  原本歷史上的滿清在入關擊敗了李自成,坐穩天下之後,便是對草原上的蒙古人大肆封賞,用以維繫後方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