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852章 巨浪將至(上)


                 七月初十,陰。

  從南京出發,沿著運河一路逆流而上,不過四百餘里便是到了漕運重鎮淮安府,此地坐落於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點,是長江以北僅有的兩個府之一,與揚州府遙相呼應。

  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淮安府也成為了漕運樞紐,漕糧儲運中心,時人稱其為"因運而興、因運而盛",與揚州府,杭州府,蘇州府並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

  自景泰二年開始設立漕運總督職位起,將近兩百餘年的時間裡,漕運總督的駐地一直在淮安府,管理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另有漕運總兵聽從調遣。

  漕運總督不僅掌管著大明的漕運命脈,更是管理著大明的龍興之地"鳳陽",堪稱為"天下第一總督",乃是不折不扣的大明重臣。

  ...

  今日清晨時分,淮安府上方突然飄過了一團烏雲,而後便是瓢潑大雨傾盆而下,持續了約莫一個時辰之後,方才逐漸減小,但依然有淅淅瀝瀝的小雨。

  雖是天氣有些不佳,但身著紅袍的漕運總督李養正卻是不敢有半點鬆懈,領著身後的百餘名心腹便是出了漕運總督衙門,徑自朝著城外的漕軍駐地而去。

  在過去的幾年中,憑藉著天子的支持,他大刀闊斧的對積弊百年的漕運進行改革,令得苟延殘喘的漕政煥發了新的生機。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李養正的改革沒有遇到任何阻攔,竟是連半點"亂子"也沒有出現,一切都水到渠成的完成,稅課司也是成功的設立。

  但越是如此,李養正越是不安,這看似風平浪靜的背後實則隱藏著諸多殺機,那些既得利益者如何甘心將手中的利益讓出。

  遠的不說,那蘇州織造太監李實不過是一介閹人,天子家奴也,尚且不甘心束手就縛,逼得應天巡撫李起元調兵鎮壓,那些於漕運中傳承了一百餘年的軍戶,把總們如何甘心認輸?

  與那些無兵無權的藩王相比,這些心懷不軌的把總們才是真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