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734章 明波暗湧(上)


                 同一日,距離京師兩千餘里的鴨綠江北岸突然出現了數千名身材魁梧,甲冑整齊的女真韃子,而後就在對岸朝鮮守軍有些驚恐的眼神中,駐紮下來。

  不過半日的功夫,密密麻麻的營帳便是於鴨綠江畔拔地而起,抬眼望去,營中飄揚的盡是鑲藍旗幟。

  這夥"初來乍到"的女真人戒備森嚴,彷彿輕車熟路一般,不時便有女真崗哨於營內駛出,其餘的韃子們則是旁若無人的往返於鴨綠江畔與女真大營,挑水造反,令得對岸的朝鮮守軍愈加緊張。

  沒辦法,女真人留給朝鮮人的印象實在是太深了,饒是對岸的朝鮮守軍人數比之鴨綠江北岸的女真韃子多上數倍不止,但奉命鎮守於此的朝鮮守將依舊有些亡魂喪膽,忙不迭的派人向王都漢城求援,生怕下一秒這些女真人就會造橋渡江。

  猶記得前兩年,將朝鮮國內攪的天翻地覆的女真韃子也是如眼前這般,先是在鴨綠江畔休整了幾日,而後便是在一個清晨,突然造橋渡江,令整個朝鮮都臣服在女真鐵蹄之下。

  如若不是明廷及時伸出援手,派遣大軍兵臨渾河,逼得老酋努爾哈赤不得不下令回援,朝鮮幾乎有亡國之危。

  女真崗哨自然是發現了江畔對岸,如臨大敵的朝鮮人,但是卻沒有人將孱弱的朝鮮人放在眼中,他們對上這些朝鮮人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有悍勇些的建奴甚至仗著臂力過人,當著朝鮮守軍的面,彎弓射箭,雖然沒有造成半點殺傷,但卻惹得朝鮮守軍一片喧譁...

  ...

  ...

  女真陣地之上,隱隱被眾多營帳簇擁在中間的大帳內,女真二貝勒阿敏臉色陰霾的坐於上首,下方則是他的親弟弟濟爾哈朗。

  二人雖是親兄弟,雙方關係卻不密切,濟爾哈朗自幼跟四貝勒皇太極走的近;而阿敏為了心中不為人知的野心則是跟大貝勒阿敏關係密切。

  "大兄,大汗為何要我等領兵來此,難道是要防備那些膽小如鼠的朝鮮人?"

  興許是覺得氣氛有些尷尬,濟爾哈朗清了清嗓子,主動找起了話題,打算與自己的親哥哥緩和一下有些"劍拔弩張"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