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618章 元謀土司吾必奎


                 明朝初年,國力強盛,雲貴川等地的土司莫不臣服於大明鐵蹄之下,不敢有半點不臣之心。

  但是蒸蒸日上的大明卻因為"大明戰神"朱祁鎮自導自演的一場"土木堡之變"而迅速跌落神壇,大明無數精銳被一舉葬送。

  自此之後,雲貴川等地便時常有叛亂髮生,勞民傷財無數。待到萬曆年間,更是爆發了播州楊應龍的叛亂。

  播州地處貴州、四川、湖南之間,山高地險,從唐末開始,它就一直處於楊氏家族的實際控制下,明朝受封播州宣慰司使。

  當時楊應龍的叛亂之所以能夠相對而言,被迅速平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當時的大明經過了宰輔張居正的改革之後,頹廢的財政有所緩解,外面也沒有強敵窺伺,楊應龍雖然勢力深厚,但卻是孤軍奮戰。

  四川當地的其餘土司非但沒有跟隨楊應龍一同起兵反明,反而是主動受明廷徵召,征討楊應龍。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因為前些年關外女真於遼東建國稱汗,並將明廷打的節節敗退的原因,明廷對於雲貴川等地的土司威懾力早已下降到了一個空前的低點。

  其中,尤以地處帝國邊陲的雲南,局勢最為緊張,全賴黔國公府於其中調和,方才勉強保持著表面上的“風平浪靜”。

  沐家能世代安坐雲南,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對雲南各方勢力的安撫與牽制。因為各家土司之間,遠遠不是一條心,他們以宗族為紐帶,各據一方,彼此關係複雜,有合作也有衝突,所以歷代黔國公的主要任務,是安撫好他們之間的關係。

  沐昌祚在他襲爵的五十餘年的時間裡,便是很好的履行了這一點,曾親手扶持了王弄山土司沙氏藉以平衡臨安府其餘的土司。

  有扶持便有打壓,其中元謀土司吾必奎便是被黔國公沐昌祚大力打壓的人選。

  ...

  ...

  "族長,昆明城傳來確切消息,沐昌祚那老兒已然病故!"

  一處擺列陳設與大明大相徑庭的廳堂內,一名身穿少數民族服飾,腰間挎著刀的漢子一臉急切的來到了自己族長的面前,將自己最新探聽到的消息告知給面前的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