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472章 薊鎮事


                 明朝初年,為了防禦逃往塞外元朝殘餘勢力的襲擊,明廷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防線上,先後設置了"九邊重鎮"。

  九邊的設立與完善始終伴隨著明朝北方的邊境形勢和明朝的軍事防禦策略的調整。長城的修建也與此密切相關。

  其中,薊鎮作為拱衛京師的門戶,是九邊中最重要,最雄偉的一鎮。

  薊鎮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

  明初,洪武六年,明朝修築長城防禦工程,薊州城隘是重點地段之一。

  第二個階段,則是土木堡之後,明廷精銳損失殆盡,明朝的戰略轉變為以守為主。故而在明武宗、明世宗時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繕和加固了長城,並將邊牆進行了連接。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第三個階段,則是在隆慶和萬曆年間。

  抗倭名將戚繼光被任命為薊鎮總兵,坐鎮薊州,為京師看守門戶。

  他在任期間,大力加固邊牆,並且修建烽火臺,敵臺,城堡兩千餘座,極大的穩固了薊州的防線。在他的任期中,關外的蒙古人,未曾跨越長城半步。

  ...

  ...

  三屯營,薊鎮總兵府駐地。

  自從天順二年,時任薊鎮總兵的胡鏞將治所移到三屯營之後,這裡便成為了薊鎮的權力中心,從此,凡鎮守總兵官,協守副將,分守參將、守備、遊擊等官員皆駐三屯營。

  "大人,您說蒙古人和女真人真的會來嗎?"

  官廳內,一臉絡腮鬍子的黃得功輕嘆一聲,有些患得患失的衝著坐在上首的薊鎮總兵盧象升問道。

  雖說面前的薊鎮總兵,年輕的有些不像話,但是黃得功卻不敢有絲毫小覷。

  他率兵趕至薊鎮已有數日,親眼見識到了盧象升對薊鎮的一些改革以及佈置,明白這名年輕人能夠坐鎮薊鎮,為天子把守門戶靠的並不僅僅只是"聖眷",而是具備真才實幹。

  "或許吧.."

  坐在了上首的盧象升輕嘆一聲,臉上有些許落寞。

  他得天子垂青,出任薊鎮總兵已有將近半年的時間。

  雖然早在臨行之際,他便在心中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無論薊鎮軍備荒廢成何等樣子,他都會盡心職守,以保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