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366章 維穩與安民之策

 必須在七日之內打贏這場輿論戰,否則就要辭職!

 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

 陳長安的壓力不可謂不大,個人榮辱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食品產業鏈是呂州的經濟支柱,事關民生。

 傾盡六年心血才有今天的成績!

 如果被一場輿論戰所摧毀,那不僅是他陳長安的悲哀,而是整個呂州市的悲哀,全市四百萬老百姓都會跟著受災,脫貧致富將化為泡影。

 這一戰不能敗!

 陳長安回到輿情指揮中心,緊急召開作戰部署會議。

 參會人員除了輿情處的各級幹部以外。

 還有分管全市經濟工作的副市長劉銘書同志,以及市公安局的趙誠陽、工業園的董小婷、教育局的李雲河等人。

 劉銘書在會上提出三個建議:

 “一、採取控評措施,防止負面輿論持續蔓延。”

 “二、加強巡防力度,防止暴力事件再次發生。”

 “三、強化企業信心,協助中小企業恢復生產。”

 這三個建議,分別著於力三個核心點:線上輿論、線下暴力,以及被牽涉的企業本體,看起來很全面。

 但在陳長安看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陳長安道:

 “老劉提的這三個建議,可以執行。”

 “另外我要補充一下,表面上的維穩,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做好維穩工作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做好安民工作。”

 “簡而言之:”

 “我們要帶領呂州市從泥潭中走出來,要摘掉‘毒食之都’的黑帽子,要重獲社會公眾的認可,確保民生不受影響。”

 聞言,在座的各位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重獲社會公眾的認可,確保民生不受影響,哪有這麼容易。

 這事就好比:

 有一群人在呂州放了一把火,現在你不僅想把火滅掉,還想讓那群縱火犯站出來認可你是個無辜者、幫你重建呂州的經濟秩序。

 確定這不是白日做夢?

 劉銘書盯著陳長安左瞧右瞧,瞧來瞧去又感覺陳長安不是在開玩笑。

 於是忍不住詢問:“陳市長,在安民這方面,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