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198章 論城市發展

 東漢時期,曾被曹操招為近侍之臣的政論家荀悅,曾在《申鑑》中寫道:“足寒傷心,民寒傷國。”

 這種觀點,與陳長安的政治觀不謀而合。

 國富民窮,那是國之悲哀。

 在陳長安看來,不管是在哪朝哪代,如果老百姓的日子過不好,寒了心,對國家失望至極,那這個國家也很難長治久安。

 發展之道的順序,應該是自下而上,而不是從上往下。

 就像一棵樹,得先在底層紮根,根基扎穩了才能向上開枝散葉,繼而長成棟樑之材,進一步反哺這個世界。

 縱觀高路平對“發展之道”的認知,完全是本末倒置。

 陳長安對政府辦寫的那份發言稿也沒什麼興趣,多看它一眼都感覺會汙辱自己的眼睛,全是假大空的官場話,毫無半點革新者的血性。

 陳長安將發言稿置之一邊。

 起身脫稿發言:

 “之前袁市長提到了三個重點,分別是我市經濟的發展方向、發展模式,以及發展節奏。”

 “發展方向不用多說,就是美食文化路線,專一而精。”

 “大家提到西安時,腦子裡立刻會冒出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提到蘇杭時,大家腦子裡會立刻冒出江南水鄉,古鎮畫面躍然於紙上。”

 “提到我們呂州時,大家腦子裡能有什麼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那就是我們政府的失職。我希望有那麼一天,大家一提到呂州就會說那是美食之都。”

 見在座各位有人深以為然地點頭,也有人保留態度靜聽下文。

 陳長安又繼續說道:

 “再說發展模式。”

 “發展模式,這其實是個很空洞的概念。”

 “比方說:我們文旅部門的同志,會說我們走文旅發展模式;科技部門的同志,會說我們走科技創新模式;發改委的同志,會說我們走產業集群模式;而統計局的同志,則會說我們要穩住增長極模式。”

 “各有各的說法,彼此的著眼點不同,結論也不同。”

 “乍聽之下都挺有道理。”

 “我想說的是,什麼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各個部門的共同目標是否一致?大家知不知道自己都在幹什麼?”

 聽陳長安說到這裡。

 一直憋著氣的高路平忍不住挑刺:“長安同志,你這話說得有點過了,你怎麼能懷疑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眾人皆醉你獨醒?”

 這話明顯是想挑起在座各位的憤怒。

 陳長安笑問:“高局長,既然你這麼清醒,那請你告訴我,影響城市發展的重點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