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六百五十八章 李克勝選擇投降



            當得知關紫姻不僅嫁給了周軍首領李克勝,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且兒子也一併被俘之後,趙允讓便忍不住想要仰天長笑。

大宋自於柴氏手中竊國以來,但凡是趙氏之人,領兵就沒有打過什麼勝仗。

也不知道是不是好運都用完了,總之但凡是趙氏皇室之人,領兵出征那是打一次敗一次,最好的結果能打一個平手,便在回來之後要大書特書一番。

為此,從宋太宗趙匡義之後,基本上就沒有趙姓人主動領兵,或是說在戰場上有什麼建樹了。

而這一切,即將從自己的身上被打破,趙允讓怎麼能不激動。

手握著李克勝妻兒這張底牌,一到了文安城下,他便催促著華明月入城,逼李克勝投降。

「告訴李克勝,他非是柴氏後人,只要他願意開城投降,可以給他記一大功,表現得好,以後還會有領兵的機會。但若是不投降的話,本宗正第一個就殺他的妻子,然後就是他的兒子。」惡狠狠和向著華明月扔下這麼兩句話後,這便催促對方離開宋軍大營。

早在來時的路上,第一次見到趙允讓的時候,一封由高滔滔親筆所寫的書信就落到了關紫姻的手中。

信件之內,高滔滔沒有一句責怪關紫姻的意思,相反對其所為盡極讚美。信中更是表示,李克勝非柴姓,只要及時回頭,便等於是立下大功一件,以後有很大可能會被重用云云。

高滔滔的確看重李克勝,畢竟她手中現在少的就是能征善戰的武將,面對著大宋精銳的禁軍,李克勝能守兩月城池而安然不動,這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這樣的人,也是高滔滔目前所缺少的人才。

主子給予了保證,這讓關紫姻放心不少。

此時在她眼中,只有丈夫和兒子,至於什麼大周的事業,與她一個女人又有什麼關係?

她只知曉,只要丈夫願降,一家人都不會有性命之憂,以後他們就可以過了自己的好日子,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了。

如此,她叮囑了丫鬟華明月,讓她見到官人之後,一定要想辦法說服於他。

帶著小姐的期盼,帶著趙允讓的命令,華明月這便獨自來到了文安城下,報知身份之後,座吊藍入了城內。

此時的文安城內,氣氛略顯壓抑。

雖說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守住了城池,雖說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安武城固若金湯。可畢竟他們是被包圍的一方,且外面沒有任何可以支援的自己人。

這種只能死守的局勢,難免讓一些人人心浮動。

只能期望於接下來遼國看機會,會信守承諾出兵相助,不然的話,城內的糧草遲早會有吃完的那一天。真到那個時候,宋軍便可不必攻城而得城。

平時在城樓之上,要裝成一副勝券在握模樣的李克勝,每次回到城內府中的時候,都顯得格外的勞累。

所有人都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但他的希望又在哪裡呢?

他又可以依靠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