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五百一十三章 趙禎的厲害



            「圍魏救趙。」

這就是李迪給出的很直接的答案。

「陛下,恕臣直言,忠武將軍前往遼地也是無奈之舉。您想,王相公一去了忻州就要奪權,但他真的懂軍事嗎?」

「如果忠武將軍真的與他一起共事的話,那到底誰聽誰的?」

「忠武將軍提出正確的建議,被否決了怎麼辦?」

「想必忠武將軍也是看到了這一點,無奈之下才放棄了剛剛打下基礎的忻州,去往了保州。」

李迪一邊串說了很多,輪到包拯開口,他道:「陛下,臣估計忠武將軍初到保州的時候,的確是去徵兵的。但當得知了忻州大敗消息後,他自知力有未逮,這便如李相公所言,來一個圍魏救趙,直奔遼地而去。」

「忠武將軍的奏摺中寫的很清楚,遼軍共計要出兵二十萬人,已經有了十萬到達了忻州的外圍。現在忠武將軍就是要先重創餘下的十萬遼軍,隨後在逼著遼國後撤十萬入我大宋之軍,這等於是間接在減緩著忻州的壓力,不失為一條解決事情之道呀。」

龍椅上的趙禎,這一會算是聽明白了。蘇石應該是怕被排擠,被壓迫,不得已選擇讓出忻州,獨領一軍。

只是沒有想到王德用太廢物了,大好的形勢竟然被他弄的一塌糊塗,這才被三族給鑽了空子,以至於局面於大宋如此之不利。

見到趙禎沉思沒有說話,李迪與包拯對視了一眼之後,先者再一次開口說道:「陛下,老臣知曉陛下擔心的是什麼,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忠武將軍是一個連站都不站起來的人,加上他又與荊王殿下關係極好,他又與群臣不睦,這樣的人除了依靠皇權之外,獨立之下是難以生存的。」

「既是如此,為何不借著他有領兵的天賦,多賦予其權力,由他來扭轉大宋的不利局面呢?」

「陛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呀。」

李迪剛說完了這些,一旁的包拯便補充說道:「陛下,那些推薦王德用去往北境之人,就真的是擔心忠武將軍立功太甚嗎?他們不過就是擔心大宋抑武重文之策會出現變化,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與權力罷了。」

「說到底,這些人就是妒賢嫉能,自已做不好的事情非要去做,以至於為了私利,置大宋於不顧,他們才是真的影響大宋強大的主要因素。」

「夠了。」趙禎終於開口,打斷了包拯之言。

趙禎很聰明的,不然也不會座穩帝王之位。有關那些相公們的一些心思,他如何看不懂。

可根本問題是在這方面,他與這些大臣的追求是一致的。

那就是重文抑武之策不能變,不能再一次出現皇袍加身之事。

這也是為何明明蘇石在前方打了勝仗,其它臣子一說要推薦王德用去往北境,他還是同意了的根本原因所在。

說到底,大臣們不過就是在執行他的意志罷了。

對蘇石,趙禎還是要防的。

或是說,對一切能打勝仗,擁有著越來越多權威的將軍,趙禎都是要防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