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

吳山離皇宮不遠,趙諒突發奇想要在這裡見完顏亮,純粹是想到了歷史上他那句“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詩。




歷史上的完顏亮熱愛中原文化,當上皇帝后把都城從上京(今哈爾濱)南遷到燕京(今北京)不說,還將上京的宮殿都毀了,後來發兵侵宋,也不乏喜愛江南山明水秀的緣故。




不知今日用別樣的方式來到吳山,完顏亮心裡會不會有圓夢的感受。




——當然是沒有!




完顏亮如今不過十九歲,與趙諒年齡相差彷彿,縱使淪為階下囚,也不改心高氣傲,見到趙諒後不過長揖見禮而已。




趙諒本不喜臣下在自己面前跪來跪去,可對敵人就不一樣了。




他朝黃彥節使了個眼色,黃彥節立刻會意,轉向完顏亮,厲聲道:“你到官家面前,怎如此不知禮數?”




“天眷元年,江南便已向我大金稱臣,我是女真宗室,你們官家是大金所封的江南之主,大家都是同僚,自當平揖見禮。如今你們官家不肯回禮,怎麼還指責起我無禮了?”完顏亮口中的天眷元年,正是南宋的紹興八年,當初宋金之間就訂立過一次和議。




趙諒在心裡又罵了一遍趙構賣國,知道論禮制自己肯定扯不過從小飽讀詩書的完顏亮,深悔沒讓趙鼎一起過來,又不肯輸了面子,索性抽出劍指著他道:“朕只知道,朕是天子,你是階下囚。什麼名分禮制?朕劍鋒所指之處,就是最大的道理!”




趙諒說完,自己都覺得這些話太中二了,一旁的張憲宗令嘉等人更是嘖嘖稱奇,很想問一句:官家,您是不是拿反劇本了?正常這種話不都是蠻夷君主才說的嗎?




但完顏亮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屈服的,立刻便冷笑著反駁:“拿一把劍就想唬人?怕是連怎麼使劍都沒學會!官家真要有膽色,怎麼不叫押著我的這些殿前班直讓開,就這麼怕我一個赤手空拳的人行刺嗎?”




趙諒被戳中了痛點,氣的臉發紅,張憲擔憂地看著他,生怕他一被激將,真讓殿前司的人退下,到時候退肯定是不能退的,但難免會讓官家更失了面子。




幸而趙諒還沒有真的氣昏頭,反倒憤怒中更加能言善辯起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朕有雄兵百萬,你不過區區一介俘虜而已,憑什麼朕捨棄自己的臂助,來同你單打獨鬥,才叫有膽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