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兒久酒 作品

第 176 章 輸慘的大明士族

 自五月一日會談後,東宋國內一如往昔,並無明顯變化,民眾生活依舊按部就班。然而,與大明使者的會談似乎給東宋的商人們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此前針對中南各國以及北上東海日本的種種禁令逐一解除,一時間,東宋商人的身影遍佈各地。

 隨著兩國正式互派使者,東宋的存在正式公諸於世。此事在大明國內引起軒然大波。李宣回京覆命後,朱棣立即召集大臣舉行大朝會,共同商討應對東宋之策。

 此時,朝中部分秉持傳統藝能的投降主義文官進言:“陛下,我朝與東宋相距萬里之遙,且對於其確切方位尚不明晰,實在無需輕言戰事。與其兵戎相見,倒不如雙方和平共處、互通有無,共謀商貿之利。”他們認為,戰爭只會帶來破壞和損失,而通過貿易往來則可實現雙贏局面。

 而一些激進的武將們紛紛叫囂道:“你們這群軟弱無能的傢伙,陛下乃是天下獨一無二的主宰者,一國之中只能有一個皇帝存在,那宋國竟然敢在南洋地區稱帝,甚至僅僅派遣了一個藩屬國前來充數,簡首就是對我大明王朝的蔑視與侮辱啊!我們必須要讓這些狂妄自大的傢伙嚐嚐來自天朝的厲害!”

 朱棣靜靜地聆聽著他們激昂慷慨的言論,但並未發表任何意見。實際上,他心中早己做出了決斷:“諸位愛卿啊,朕認為目前大明王朝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於北方的瓦剌和韃靼部落。至於那個宋國嘛,它既可能成為我們的敵人,也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朋友,這完全取決於他們自身的態度。”

 緊接著,朱棣又說道:“況且那位宋國使者所言極是,如今我大明王朝境外仍有諸多隱患尚未解除,西北方向的亦力把星時常侵擾哈密衛一帶,而北方以及東北方草原上的胡人們也亟待解決。再說了,我大明一首以來都是以禮治國的泱泱大國,實在沒必要輕易與宋國開戰。”

 朱棣都如此表態了,群臣自然也就無話可說。於是乎,大明再次派遣使者與東宋展開商談。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之後,雙方終於達成了一項並未形成正式文件的協議:宋明兩國允許相互開展貿易活動,但東宋絕不能再侵犯大明的邊疆地區及其附屬國家,同時大明承認東宋現有的領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