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白 作品

第928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

    驚人到林淵自己都嚇了一跳。

    其實主要還是觀眾人數變多的緣故,其他原因都是次要。

    這讓林淵突然意識到,等整個藍星合併,或許電影市場的票房,會徹底走向瘋狂!

    因為不僅僅是《生化危機》。

    藍星其他電影的平均票房也是在逐年提高。

    各洲各玩各的套路,以後行不通了,沒有文化牆意味著合併洲失去了本土的市場保護機制。

    有些電影會通殺各洲!

    當然,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以後影視投資成本肯定也會越來越高,對比藍星,地球的電影市場規律已經完全失去了參考性。

    ……

    業內也產生了同樣的感悟。

    “隨著合併大潮,影視市場要變天了。”

    “現在這些電影的票房已經越來越看不懂了。”

    “因為合併讓各洲觀影口味越來越接近,以前不同洲流行不同的電影,是因為大家口味上存在一定差異化,當這種差異逐漸消失,大家選擇觀看的電影會越來越一致。”

    “等中洲加入合併,質變就會發生。”

    “現在已經有點質變了,之前哪有電影能輕易在一週內突破十億票房,結果算上《生化危機》今年已經有四部電影單週票房破十個億了。”

    “搞不好羨魚這部電影能進年度票房前十名。”

    “這部電影確實有點瘋狂,現在已經有不少公司在考慮寫以喪屍為主題的電影了。”

    是的。

    雖然林淵之前的電影也很火,但藍星實在是太大了,同一時期所能容納的火爆電影很多。

    因此。

    他之前的電影還沒有進過藍星年度票房前十。

    而這部《生化危機》卻是隱隱出現了這個苗頭。

    因為這部電影表現非常好,後續在各洲的排片肯定會提高!

    排片多了觀眾就會變多,這是自然而然的,反正電影口碑擺在那,而商業片從來都是不缺乏觀眾基礎的。

    話說回來。

    其實天朝也有類似情況發生過。

    在徐崢那部《泰囧》之前,天朝電影票房普遍不高。

    那部電影之後電影市場突然瘋了一樣,票房天花板被一次次打破。

    不是電影質量進步了。

    純粹是影視市場變大了。

    而藍星有各洲合併的前提基礎,所以這種電影市場的爆發,顯得更加有跡可循。

    有的人可能會納悶:

    為什麼《生化危機》的票房比羨魚之前的電影都高?

    是羨魚之前的電影不能打?

    當然不是。

    如果《蜘蛛俠》是放在現在上映,票房就不是當時的票房了。

    就好像星爺的《功夫》。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功夫》的票房只有幾個億而已。

    他後面有部票房很高的《美人魚》。

    這部電影肯定不如《功夫》,偏偏票房卻是前者的好多倍。

    另外。

    天朝票房最高的《戰狼2》不到六十億票房,連全球票房排行榜前五十都排不進去。

    而在藍星的市場環境下。

    隨著市場合並,各洲沒有語言的隔閡,以及文化的差異,六十億將是各大頂級影視公司不難達成的目標。

    這一刻。

    林淵對電影,有了更大的期許,或許自己該給未來定一個小目標了。

    比如……

    拍一部票房破百億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