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兩個老朋友

 毋庸置疑,楊臨的發散思維的確強大,給他一根線頭,不知道他會拽出來什麼。 

 當然,根據楊臨這段時間的猜測,這事肯定沒那麼簡單。 

 萬煞王搞那麼大動靜,城裡如果沒有一大批人接應肯定是搞不成事的。 

 只不過,他們最終的目的是什麼還不得而知。 

 當楊臨說完這些的時候,宋玉清不禁驚呆。驗妖石一案到了這裡,如果找不到夏芸樓,幾乎又是沒有什麼頭緒了。 

 但楊臨硬是拽出來這麼可用的線索。 

 這讓他不禁有些佩服:“楊臨,你的腦子是什麼做的?” 

 楊臨笑道:“眼下還是快點通過工部找到動土地下建築。” 

 石洪硯道:“那我和宋玉清即刻就去工部調取檔案。” 

 石洪硯辦事情有一股雷厲風行的態度,說完,他就要起身,楊臨趕忙攔住:“這麼去,很容易打草驚蛇,我說過,工部的杜建,很有可能跟譚徹穿一條褲子。” 

 石洪硯一急:“那怎麼辦?” 

 楊臨一笑:“工部不好就這麼去,但是有一個人卻是突破口。” 

 “誰?” 

 “杜建的公子,杜明啊。” 

 “怎麼弄?” 

 “當然是先抓來,審一審。” 

 石洪硯有些為難:“這...巡城羽林軍百戶,說抓就能抓的?” 

 楊臨笑道:“這等官二代,案底多,還自以為是,隨便激一激就上頭,想抓他還不容易?” 

 ...... 

 崇明觀。 

 京城一處繁盛的道觀。 

 大新國的政策,崇儒道、而抑佛家,道觀的規模遠比寺廟宏大,而且數量也多,香火更旺。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公子便形成了談詩、論道兩大雅事。 

 道家的玄觀,更是成了達官貴人常去的地方,因此多數道觀裡都有供王公貴族公子小姐以及文人書生座談的雅室,甚至會有一名小道士或者小道姑奉陪著一同談笑或者起社論道。成了大新國的一種流行。 

 崇明觀一處雅室裡,一個身著華服,年輕俊朗的公子,手搖著摺扇侃侃論道,在座的各位公子小姐,聽得津津有味。 

 這公子,正是杜明。 

 雖然杜明講道漏洞百出,可是在座的幾位公子哥都是收了對方的銀子來給他捧場的,因此也沒人給他指出任何的問題,反而都在誇讚: 

 “妙啊,妙啊,杜兄真是高論...” 

 “這兩天大家都在準備‘儒聖’論道,我看杜明兄可以自薦一下,去搏一搏那儒聖、道聖的名頭了。” 

 “此言不虛啊。要不咱們起個社,推舉杜明兄為‘道聖’...” 

 一個小丫鬟拉了拉她身邊目光中泛著春色的小姐悄悄道: 

 “小姐,沒想到杜明公子對道家文化如此熟悉。而且談吐儒雅,可真稱得上是小姐的良配呢。” 

 那小姐雪白如脂的面色猛然一紅,面帶嬌羞悄悄打了一下身旁的小丫鬟:“胡說八道什麼呀,專心聽杜明公子的高論。” 

 兩人悄悄的小舉動,自然沒能逃過杜明的眼睛,可以說全程他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名小姐身上。 

 那小姐正是禾親王妃的侄女,白雪公主,卜玉娟。 

 自從上次杜明巡城救下卜玉娟之後,兩人之間的友誼逐漸升溫。 

 算起來,杜明對卜玉娟也算是出手相助過兩次了。 

 而卜玉娟這等可人,杜明自然不肯放過,經過這一段的感情升溫,杜明對卜玉娟的小心理已經把握的十分透徹了。 

 卜玉娟也對這個翩翩公子心生了情愫,杜明的勇武在卜玉娟眼中沒得說了,但是大家小姐豈能少得了對對方才情的考察。 

 杜明約對方來崇明觀,目的也正是在卜玉娟跟前展現自己的‘才情’。 

 雖然,他對於道家文化,也僅僅是一知半解,甚至連《道德經》都背不下來幾篇,但他可以找幕僚,買詩文啊。 

 悄悄聽卜玉娟和丫鬟的對話之後,杜明臉上的神情更加激動了,他幾乎就能確認自己已經捕獲到卜小姐的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