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鐵馬 作品

第557章 魏國忍讓

    建興八年,公元229年12月,司州河南尹洛陽

    聞知吳軍趁亂襲取江夏,朝會上的文武眾臣無不憤恨。曹真之子,散騎常侍曹爽當下憤憤不平地出列道:“陛下,孫權如此見利忘義、反覆無常,實乃國家之患!未防其日後與西蜀聯合進犯大魏,陛下何不命一上將統兵南下,近吞江東之地!”

    “不可!”輔政大臣、司空陳群卻是第一時間急切地出列反對道,“陛下,國家多年用兵,軍伐民疲,缺鮮有勝績!更兼大司馬此番敗亡,全軍盡喪,又丟失江夏之地,如何能再行征伐!”

    朝堂之上很快便分為了兩派意見,一些武將既無法忍受孫權背盟之舉,又認為江東會因吳軍大敗會產生內亂,這對曹魏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甚至季漢都有可能出兵東征。魏軍就算無法一舉吞併江東,也可以先把合肥舊城奪了,使吳軍失去一個屏障,此舉也能激勵曹魏士氣,穩定人心。

    然而華歆、王朗、鍾繇等重臣都是站在了陳群這一邊,反對窮兵黷武,主張休養生息。年邁的衛尉董昭則認為即便正要出兵伐吳,也應等季漢先起兵攻打長沙等郡,然後王師才可揮軍南下。而且董昭更傾向於季漢缺乏水師,且擔心東吳滅亡後自己要獨自面對曹魏,即便江東生變,也不會趁機發難,反而會趁魏軍伐吳之際,進犯曹魏,減輕孫權的壓力。

    其實曹睿心裡也不太願意再次興兵,若是換作繼位初期,曹睿或許還有徵戰立威的渴望。只是正如陳群所言,曹魏這些年來連遭敗績,光是曹休送掉的魏軍便將近四萬,前番石亭之敗,更是讓東線魏軍大傷元氣,若不從洛陽發兵相助,著實難以發動大軍伐吳。

    而司馬懿在前番的書信中也認為季漢很快會北伐曹魏,而且是兩路出兵,直指長安與洛陽,國家眼下應做好準備。若是能成功擋住季漢的這次進攻,便可挫動漢軍士氣,曹魏也能得到修生養息的機會。

    正在曹睿思索如何安撫主戰派臣子,淡化江夏被吳軍奪取之事的時候,殿外忽然送來壽春的加急書信。曹睿知道此信是出自總督東線魏軍的滿寵之手,當下不敢輕視,急忙將書信送到御前。快速讀完書信,曹睿也是臉色微變,搖頭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