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白龍君





他立刻改變方向,加快速度趕去,確定真是一座城池。





行至半途,秦桑第一次見到此界的人類。





一老一少行走在山間,皆是凡人,四肢、五官、七竅,和風暴界人族無異。





老者頜下一縷長髯,步伐剛健,精神矍鑠。





少年跟在後面,有十二三歲,揹著一個書袋,搖頭晃腦背誦著某種經文,時不時向老者問些什麼。





秦桑細聽了一陣,又分出一縷神識,探入少年的書袋中,將裡面幾冊書籍看罷,眼中閃過一絲訝色。





此界文字和風暴界竟是一脈相承的,他無須用什麼法術,便能大概看懂書中的內容!





這大大出乎秦桑預料,風暴界各州屬於同一界,用同樣的文字還說得過去,不同的小千世界,難道都源自一個道統?





秦桑降下雲頭,化作一雲遊道人,從山林轉了出來。





一老一少吃了一驚,老者一把將少年攔在身後。





“這位老丈有禮了。”





秦桑打了個稽首,模仿他們的語調道。





老者見是一個道士,戒備之色頓消,連道不敢,慌忙還禮。





這裡道士的地位似乎頗高?





秦桑暗道了一句,又道:“貧道雲遊至此,不慎在山間迷了方向,好容易見到生人,卻不知此間是何地界。”





聞其乃是雲遊道士,老者愈發恭敬,“啟稟道長,前方十餘里是個渡口,乘船不久便到白龍渡,從白龍渡順江而下可以直接到浮龍城……”





秦桑回望一眼,暗忖這二人雖比風暴界凡人健碩,但不可能是妖怪的對手,能在這裡生存,城中必有修士護佑。





他想了想,問道:“不知二位欲往何去,貧道可否同行?”





“啟稟道長,小民在白龍渡的一個親人亡故,正要去奔喪……”





老者喏喏回道,不敢拒絕秦桑的要求。





三人在土道上同行,老者舉止拘謹,少年卻是充滿好奇。





老者欲言又止,終究不敢在秦桑面前呵斥少年,滿臉憂色,生怕少年言語無狀,衝撞了這位道長。





秦桑略施小術,便讓他們放下戒心,將所知一切和盤托出。





一番交流得知,他現在所在的這方地界名為九龍國,國中地域大多帶有‘龍’字,前方大城便叫浮龍城。





正如他所料,道士在九龍國地位尊崇,受皇家供奉,對雲遊道士也是禮敬有加。





據老者聽聞,在附近幾國皆是如此,道士出關入關不僅不用關文,主官還會主動前來見禮。





說話間,渡口在望。





“老丈住在城外,不怕山中妖怪嗎?”





秦桑看向老者,問道。





此界鳥獸草木極易感靈脩行,即便是凡人,肯定會經常看到。





老者還未開口,少年便脆聲道:“有城隍爺和白龍君庇佑著我們,妖怪不敢越雷池一步!”





說起城隍爺和白龍君時,少年滿臉崇敬之色。





秦桑也已得知,所謂城隍爺,指的是浮龍城一座城隍廟供奉的神明。





白龍君則是前方這條河的河神。





九龍國崇道敬神,全國上下莫不如是,浮龍城每年都有敬城隍、河神的祭禮,哪怕他們這些住在城外的村民,也要年年祭拜,國中甚至有發令,不拜者以重罪論處。





此等情形,在風暴界凡間亦不在少數。





不過神明皆是虛假,多為斂財之舉,即使真有護佑一方的神明,也是修士假託神靈所為。





九龍國雖敬神,好就好在祭禮由官府主導,不需臣民上交貴重供品,是以皆是誠心敬神。





秦桑心中暗想,神明未必是真,但肯定有震懾妖鬼、護持一方的存在,敬神倒也非虛妄。





可惜二人雖然聽說過不少神明顯聖的事蹟,未曾親眼見過,秦桑無法判斷城隍爺和白龍君是何來歷。





這時,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接話道:“只要不去深山,倒也不用怕。小民生就還沒有見過妖怪敢進莊子,但進山後就說不準了,聽說很多采藥、砍柴的,在山裡無故失蹤。我們莊子離山不遠,有時睡夢中便會被山中傳來的古怪叫聲驚醒,不過最近倒是安靜多了,定是城隍爺和白龍君又發仙兵討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