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火犀島

炎脈顯然還在活躍。

染紅天空的赤光,源頭便是赤紅巖漿。

離得遠,還看不清火犀島周圍的地勢,只知那裡似乎比其他地方平坦得多,看不到起伏,猜測可能有一座岩漿湖。

化身估算不出炎脈的範圍,將目光移到上方的火犀島,打量一番,面露驚異之色。

火犀島並非完全浮空,島嶼底部和炎脈之間有四道火柱相連,火柱支撐浮島,每一根都無比巨大。

化身運足目力,發現火柱竟然是由岩漿組成的。

滾沸的岩漿從炎脈倒流向上,注入浮空島,氣勢驚人,四道火柱便如四條火龍,揹負起火犀島。

很顯然,這是運用陣法才能製造的異象。

火犀島大陣絕不比冰儀宮遜色半分,可看起來狀態不太妙!

雖有火龍承託,火犀島仍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化身站在這裡,只能看清浮島一側,但能看得出來,島上有很多道紅線,分明是浮島開裂,岩漿注入形成的裂縫。

浮島遭到嚴重損壞,裂縫一旦擴張開來,將整個四分五裂。

損壞最嚴重的是浮島南側,整體是殘缺,像是一個圓形的餡餅,被兩刀切掉了一大塊。

岩漿順著殘缺的缺口流淌,形成瀑布。

岩漿瀑布猶如赤色的簾幕,兩道簾幕在浮島中心處交匯,赤火流漿滾滾而下,重歸炎脈。

由此可見,四道火龍其實不是全部。

化身分析火龍排布的規律,如果浮島是完整的,火龍至少有九道,八道火龍位列八方,圍繞著正中間的一道,呈九龍託天之勢。

也就是說,浮空島殘缺了大半,而且缺失了最重要的核心支柱!

見此情景,化身目光一沉,頓時有不妙的感覺。

冰儀宮至少冰宮主體還在,殘陣還能勉強運轉,火犀島連冰儀宮都不如,大部分寶物已經毀掉了吧?

既來之,則安之。

無論如何都要過去看一眼。

化身如此想著,掠下山頭,向火犀島方向飛遁。

一路順利。

化身翻山越嶺,來到炎脈附近,果然看到一座廣闊的岩漿湖,內裡岩漿滾滾,赤炎之氣息濃郁異常。

離得近了,感受更清晰。

化身微微仰頭,打量火犀島,此島之殘破觸目驚心,能維持到現在實屬不易。

赤炎之力蒸騰,滾滾熱浪撲面而來,化身修習的是寒冰功法,感覺不太舒服,不過影響不大。

他移目看向兩道岩漿瀑布交匯之處。

火犀島的佈局很好猜,核心支柱上方的中宮之位必然是重中之重。可那裡一片赤紅,岩漿沸騰,看不出究竟還在不在。

尚存的四道火龍,一道在東南方位,另三道在火犀島北半部分,組成一個弧形,那裡也是火犀島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離得雖近,化身卻沒有感受到像冰儀宮幽藍天光那般強大的壓力。

這代表火犀島大陣的損壞程度比預想的嚴重。

他不禁懷疑,會不會剛飛上去,就導致火犀島崩潰,帶著他掉進岩漿裡。

化身仔細觀察四道火龍,發現火龍彼此之間的氣機聯繫並不緊密,火龍自成一體,由此明悟了火犀島上陣法的規律。

每一道火龍都由獨立的陣法形成的,九道火龍便是九個大陣,作用不僅是承託浮島,很可能也是火犀島大陣的支柱。

如此才能解釋,火犀島大陣崩壞,其他火龍被毀,這四道火龍為何還能存在。

這個消息好壞參半。

好處是,化身登島尋寶,遇到的阻力不會太強。

壞處在於火犀島中宮恐怕凶多吉少,剩不下多少東西了。

化身視線一轉,望向火犀島西北,那裡有一條赤索,連接炎脈邊緣和火犀島。

赤索並非實體,通體由一個個火環連結而成,火環時刻變化著各種火靈神獸形狀,殊為神異。

其他方位也有類似的赤索,有的斷裂,有的搖搖欲墜,應是登島的路徑。

在化身停下來觀察的這段時間,火犀島及周圍並無異狀,應該沒有其他人靠近,倒也少了麻煩。

化身心神微松,身影連閃,繞著岩漿湖飛掠片刻,來到西北那根赤索前,試探著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