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叫我來吃齋 作品

第837章 我叫唐儉唐茂約


  樹木成林、碧草如茵,炎炎烈日之下尋找一個山深林密的所在,屬實是消暑的好辦法,若能縱馬馳騁、引弓射鹿,則堪稱是人間一大逍遙事。

  越是弓馬嫻熟的人,對打獵這回事就越是上癮。

  大唐江山是李世民一弓一箭一刀一槍從馬背上打下來的,李世民若不是受帝王身份所限,也是個沉迷於打獵的人。

  平時李世民想打獵,也就是去北郊玩個幾天,那種半包圍的環境下,野獸的數量並不多,野性也稍差些,完全不會有猛獸出現。

  安全係數固然是高了一些,但打獵的樂趣也因此打了不小的折扣。

  這次李世民帶著三個嫡子,還有許多的朝臣,從長安出發,一口氣跑出六百多里地,到澠池縣來打獵,不說別人,他自己就高興得心花怒放。

  雖然一起出來的人多,帶的侍衛也相當的多,但真的打起獵來,逐漸地就走散了。

  李世民也不需要誰保護他,他嫌身邊人太多影響他發揮,他身邊保持著一兩個人就夠了。

  野獸也是有靈性的,人少野獸有可能出現,人一多,野獸也知道潛伏起來。

  沒有哪頭野獸會勇到自己往人山人海的包圍圈裡衝,畢竟也不是衝過去抓叛徒,何必呢?

  人也好,獸也好,都只有一條命,正常情況下都知道惜命,如果不是血上頭了,一般不會選擇玩命。

  李世民打獵沒有什麼危機感,他談笑風生地在荒山野嶺間騎著馬散步,不知不覺的他身邊就只剩下一個民部尚書唐儉了。

  唐儉也是位列於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早在李淵還沒有起事的時候,就勸說李世民反了隋朝,可圖大業。

  後來唐儉還救過李淵的命,配合李靖贏得了滅掉突厥的戰役,他也是為數不多的李世民的少年之交。

  可以說唐儉是個要功勞有功勞,要聖寵有聖寵的人,他這個人爽直豪邁、不循規矩,經常立大功,也經常犯小過。

  他耿直得就像是腦筋不會轉彎一樣,大唐敢硬剛皇帝的人很多,要說進諫最多的、言辭最尖銳的,可能都輪不上唐儉,但要說最固執的,那就非唐儉莫屬。

  皇帝想要東征,唐儉說什麼都不同意,甚至皇帝下令讓他籌備軍糧,他也把皇帝的命令給原封送回去,還問問皇帝這麼幹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