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 作品

第326章 主動出擊

 第326章 主動出擊

 1938年8月1日,半壁山要塞指揮所。

 何煒神色凝重的坐在陰冷的指揮所作戰室長桌上首,餘光不時掃向狹小觀察口外隱隱綽綽的江面霧團,彷彿那繚繞的水霧之氣就是當前撲朔迷離,情勢緊急的戰局。

 長桌上,幾十名何煒麾下的少校及以上軍官分別落座於兩側。

 幾十名軍官雖稱不上是將星雲集,可內中亦不乏中校與上校官階者,僅就與會軍官的數量與軍銜來看,這場即將開始的半壁山守備司令部軍事會議已有了師級單位司令部會議的氣象。

 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李延年那十分荒唐而隨意的一紙命令。

 就因為這一紙命令,何煒一箇中校具備了指揮第三八五旅少將旅長馬驥的權力,也堪稱是軍中奇聞。

 而歸何煒指揮的兵力也連日來不斷的擴張,達到了一個極為可觀的數目。

 目前,以何煒擔任指揮官的半壁山要塞守備司令部下屬的部隊,計有何煒的陸軍突擊總隊全部,馬驥的陸軍第一九三師三八五旅所部三個步兵團,即步兵第一一二四團,步兵第一一二五團,步兵第一一二六團,胡日貞的機械化重炮營,黃調棋的七五高射炮連,以及雷中威的海軍炮隊和一支海軍水雷隊。

 故而,今日的軍事會議才有這滿桌滿屋校級軍官的排場。

 而何煒在掌握瞭如此重兵後,以半壁山要塞為中央的防禦體系也在他與參謀處加班加點的佈置之下逐步成型,趨於完善。

 目前,何煒指揮的半壁山要塞守備部隊的防區被劃分為了三處,即半壁山基本陣地,沿江淺近縱深陣地和湖網廣縱深陣地。

 其中,半壁山基本陣地以山體要塞為基本依託,部署了突擊總隊的步兵第一營,炮兵營,機械化重炮兵第十團的第二營,七五高射炮連以及海軍炮隊和海軍水雷隊,這支守備于山頭基本陣地之上的部隊,將以半壁山上的永備式野戰工事作為掩護,直接攻擊控制江面和附近的陸地縱深地帶。

 而基本陣地的主要攻擊手段則當仁不讓的由遍佈半壁山上的各種火炮擔任。

 佈置在半壁山上的炮兵群計有突擊總隊炮兵營的六門七十五毫米日式九四式山炮,六門俄造七十六毫米m1909式山炮,六門俄造四十五毫米戰車防禦炮,胡日貞所部陸軍機械化重炮兵第十團第二營的八門德國造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雷中威所部海軍炮隊的一門日本造一百二十毫米艦炮,一門七十六毫米高平兩用炮,兩門五十七毫米機關炮和一門二十毫米厄力孔機關炮。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由四門七十五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組成的七十五毫米高射炮連輔以防空,以及一個用以封鎖江面的海軍水雷隊。

 各種各樣的火炮累加上去後,不大的半壁山已經被何煒打造成了一個以火炮為刺球的“刺蝟。”

 沿江淺近縱深陣地的駐防部隊為突擊總隊的第二營與第三營,這兩個營分別部署在半壁山左右兩側的江岸淺近縱深處,以防日軍從半壁山兩側登陸,在這段時間內第二營與第三營在半壁山兩側的淺近距縱深處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完成了對半壁山左右兩翼的保護與屏障。

 而在半壁山後方湖網縱深陣地佈防的,則是馬驥所屬的第三八五旅下屬的三個野戰步兵團,這三個一團以一個團部署在半壁山後方正面的大小熊山高地,以兩個團在半壁山右縱深處至富池口之間的廣大水網地帶構築陣地佈防,護住了半壁山的後路。

 這三處陣地,共同組成了半壁山要塞及附近的整個防禦體系,在黃梅與廣濟一線發生接火後,深感危機的何煒又命令各部做進一步的戰鬥準備。

 下屬各部隊的步兵進一步的加固了已構築的工事,在各自預定陣地前設置障礙物,掃清陣地前的射界,破拆附近已經逃的空無一人的村落民房。

 位於半壁上的火炮炮兵群也進行了對江面目標和對陸上目標的試射,標定了各種情況下的射擊參照物和射擊諸元。

 而作為輔助支援兵科的通信,輜重,衛生等部門也都做好戰備工作,各個部隊的通信單位已經建立起了互相聯絡溝通的有線以及無線通信網,幾處預定的戰時糧彈受領補給所也在突擊總隊後勤處主任李有財的牽頭指揮下建立完成,臨時野戰醫院也組織了起來。

 總之,何煒麾下的半壁山守備部隊已經極盡可能的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

 由何煒精心打造的,以半壁山為中心的整個防禦體系說是固若金湯無人可破自然是有些誇張,但讓攻來的日軍部隊撞的頭破血流,崩掉日本人幾顆大牙,何煒自問還是做得到的。

 而今天這場頗具規模的軍事會議的由頭,則是因為前線的戰鬥狀況進一步惡化,前方的戰局再一次突變。

 長嘆一口氣,整理好心神,何煒轉頭看了突擊總隊的參謀主任王元靈一眼,凝神說道:“王主任,開始吧。”

 王元靈起身霍然立正,向與會眾軍官立正後,打開文件夾,取出一份文件後緩緩開口唸道:“諸位同仁,諸位長官,據本部所

彙集戰報,於黃梅廣濟外圍之我軍與日軍接火達半月,我軍第一八九師開赴黃梅,以縣城為據點,堵殺來攻之敵,現日軍正以步騎炮空協同向黃梅縣城發起猛攻,我軍亦寸土不讓,雙方戰鬥情況倍極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