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394章 決戰圈套

“報!”

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此。

“貪生怕死的無能之輩!”

這讓耶律宗真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判斷。

顯然不能。

前一刻還在說他們軍隊潰敗,下一秒就說擊潰了宋軍。

“陛下,臣覺得我們還是輸多勝少,宋軍雖然也沒有整頓兵馬,亦是在野外與我們亂戰,但他們的火器確實厲害,想要正面擊潰他們不太可能。”

暮鴉沉沉歸去,此刻位於析津北面約七八公里外,耶律宗真的隊伍終於姍姍來遲。

“陛下,兵貴神速,不能拖延。”

蕭英也勸道。

“嗯,就按你們說的辦。”

耶律宗真點點頭。

其實他們本來就是要馳援回去,與宋軍決戰。

只是路上各種雜亂的消息影響了他的判斷,現在索性就不判斷了,乾脆就直接殺過去算了。

事實上目前析津城那邊的形勢也跟蕭孝友分析得差不多。

宋軍與遼軍在野外亂戰,雙方畢竟不是那種十幾萬人正面列陣,然後一方擊潰另外一方,等兵敗如山倒就只剩下追擊的情況。

而是兩邊的兵馬各自在野外相遇,雙方都是幾百人最多也就幾千人的小規模交戰,考驗的是中下層軍官的實力。

在這一點上宋軍即便最近幾年改革了軍制,戰術素養上還是與遼軍有些差距。畢竟宋軍在早幾年可是靠陣圖打仗的貨色,想在短時間內追上來並不容易。

哪怕是用了火器,可遇到遼人衝鋒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穩住害怕的情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現因為恐懼而轉身便逃跑的情況。

這無關於武器裝備,而是單純的戰術素養問題。就如同朝鮮戰爭我軍用落後的武器,照樣把擁有最好裝備的黴軍趕出三八線一樣。

所以面對這場突襲,剛開始遼軍是能夠穩住陣型。利用他們優秀的中下級軍官戰術素養,時不時還能打一場反擊戰。

可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宋軍趕到戰場,遠程火力優勢體現出來,再加上前面那些能夠在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宋軍很快能夠轉換心態,自然也是越戰越勇。

因而雖然剛開始宋軍攻勢略微有些不順利,但這個時候其實大部分戰鬥已經結束,很多宋軍都在四處追趕逃跑的遼軍,曠野上更加混亂。

沒過多久,耶律宗真的大部隊就總算是趕到了戰場。

析津城內的火焰還在燃燒,宋軍不可能把那麼大的火熄滅,只能在四處挖隔離帶,把析津都總管公署衙門和其餘建築隔開。

但即便如此,這個長約800米,寬約500米,達40萬平方米的衙署還有大量建築物處於烈焰下。

滾滾濃煙直上青雲,照耀了析津南方的半邊天空。

在一片混亂當中,曠野上每隔幾百米,就有可能看到一地遼軍屍體,還有各種散亂的武器、旗幟、甲冑。

無主的戰馬有的驚慌失措亂竄,有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還有的竟走去河邊悠閒地喝水吃草。

各種各樣的喊殺聲劃破夜空。

“報!”

此刻范仲淹已經進城,站在南面的開陽門,遠處距離他約一公里外,就是丹陽門內的滔天烈焰。

開陽門下宋軍正進進出出,押解著俘虜回營寨。

這場仗打得很亂,導致宋軍不能一次性把遼軍全部俘虜,每次抓人,都是幾百幾百地抓,顯得像是螞蟻搬家一樣。

斥候衝到范仲淹面前說道:“相公,北面約十餘里外,出現遼軍大隊人馬。”

“看來是耶律宗真率領前面撤離的軍隊回援了。”

范仲淹對身邊的韋煥之、王素等人說道。

韋煥之道:“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要立即集結隊伍,與他們決一死戰?”

范仲淹沉吟片刻,抬起頭看向遠處,低聲道:“若我是耶律宗真,看到城中大火,必然還尚不知城內情況,你猜我應不應該即刻來援?”

“相公的意思是?”

韋煥之睜大了雙眼,如果這個時候不集結軍隊的話,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無需集結軍隊,把手裡的威遠炮全部送到城牆上去。”

范仲淹說道。

“可若敵人派小股軍隊進城查探可如何是好?”

王素提出一個意見。

“那我們就派小股隊伍與他們交戰,把他們攔在城門口附近,現在城裡也亂,遼人會很急,只要把人攔在城門口,他們就摸不清楚城裡狀況。”

范仲淹說道:“我們亂,把他們也帶入亂的境地,等他們不得不衝擊城池的時候,再下令全軍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