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一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

“臣絕無此意。”

劉六符心中一驚,連忙說道:“臣也是覺得現在並非是與大宋決戰的時機。”

“無需多言,罷劉六符為長寧軍節度使!”

耶律宗真拍案怒斥道:“此等怯懦之輩,安能為我大遼北府宰相?若非汝父當年輔佐先帝有功,你早就死了!”

“陛下.”

劉六符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想到耶律宗真居然發這麼大的脾氣,竟然直接給他擼了下去。

“哼!”

耶律宗真冷哼一聲,正打算讓人將劉六符架出去。

還是張儉說道:“陛下,此時正該用人之際,劉相雖然言語不當,但卻並非有意,還請陛下寬宏。”

聽到張儉的話,耶律宗真略微皺眉,張儉的話還是有分量的,畢竟歷史上耶律宗真一直待他如相父,對他言聽計從。

所以稍微思索後,耶律宗真就沒有叫人,但也沒有恢復劉六符的職位,而是說道:“相父以為,朕該如何?”

“此時與宋國的戰役,恐怕將會成為一場如長平之戰一般的戰役,就看陛下是打算畢其功於一役,還是選擇暫時退避,與宋和談了。”

張儉分析道:“拖下去對我們並沒有好處,後方糧草稍微過來,即便蕭孝穆擊敗了狄青,然宋國必然陸續還會增兵,並且還不知道他們到底擁有多少水軍,因而只有兩個結果,戰或者和!”

這話看似是句廢話,但其實現在就是從戰略分析上談這次戰役他們與大宋的最後結局,也就是是打是和,畢竟無論從裝備優劣還是戰術打法上,他們其實已經落入下風。

在缺乏野外交戰的能力之後,那麼遼國就必須要考慮死戰到底,還是與大宋和談了,否則繼續拖下去,那是必敗無疑的事情,基本上就沒有了勝利的可能。

耶律宗真自然也明白,便問道:“以相父之見,若是戰的話,我們有幾成勝算?”

“陛下以為呢?”

張儉反問。

耶律宗真想了想道:“朕尚有百萬大軍,待後方兵馬到齊,便與宋國決一死戰!朕就不信,若集齊兵馬,在夜晚發動突襲,宋軍真能抵擋得住嗎?”

張儉苦笑道:“先不說那范仲淹裡三層外三層挖的那麼多溝渠,單說夜間作戰對宋軍不利,對我大遼又何嘗不是壞事呢?”

古代打仗為什麼基本上都是白天,夜晚的戰役很少?

像長平之戰,如果趙括選擇趁著夜晚秦國士兵都在睡覺的時候突圍會不會好點?

如果有人有這樣的疑惑,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古時候夜晚照明基本靠月亮或者火把,而且即便有月亮和火把,能見度也非常低,夜戰打起來,很容易傷到隊友,所以古人儘量避免夜戰。

同時夜晚戰鬥不容易指揮,稍有不慎軍隊就可能亂成一團,變成無頭蒼蠅一樣亂轉,然後被敵人抓到機會一舉擊潰。

另外古代沒有定位,沒有智能手機,辨別方位全靠自己摸索,比如看太陽月亮或者北斗星之類。

但打仗那麼緊張刺激的時候,稍不留神就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些東西。

一旦開戰,幾千人的規模還好,如果是上萬人的規模打仗,往往就是很多幾人、幾十人的小集團軍互砍。

夜晚烏漆嘛黑看不到月亮和北斗星,還有夜盲症這樣古代普遍出現的問題。一不小心跑錯地方了,或者沒有辨別好方向,一個勁的就只能猛衝,就有可能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烏龍事件。

因此古代打仗往往都會避開夜戰,即便是夜襲敵營的時候,也往往只是派小股兵力,即便犧牲了也無傷大雅。

包括遼軍這些天來襲擾宋營,雖然規模很大,出動的兵力多達五六萬以上。但實際上兵力都分散在幽燕大地上交戰了,真正交手的時候,都是幾百人乃至幾十人襲擾宋軍各處營壘。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夜晚襲擊擁有大量火器,且外圍還都有大量陷馬坑、壕溝的宋軍,其實作戰難度不比白天小多少,甚至可能潰敗的概率比白天還要大。

所以聽到張儉的話,耶律宗真也是一時沉默。

他又何嘗不明白,真就繼續這麼分兵騷擾下去,以范仲淹的防守能力,又怎麼可能給他們機會?

除非范仲淹被換..

耶律宗真忽然扭過頭四下掃視道:“朕聽說宋國皇帝向來驚懼外臣領兵,若是我們散佈謠言,說范仲淹會造反,逼他被調走,此計可成否?”

只要范仲淹被撤換下去,那麼說不好新上來的將領就不會採取這樣的烏龜戰術了。

只要宋軍不再這麼誇張地一路修築營寨,一路挖建壕溝,即便是夜晚的時候,遼軍也可以一路突殺進宋軍營寨,就像曹操夜晚奇襲烏巢一樣。

“此計,或許可以一試,但老臣以為,可能性不大。”

張儉搖搖頭。

“為何?”

耶律宗真問道。

“因為臣以為,范仲淹身後有人在支持。”

“誰?大宋皇帝?”

“不是。”

張儉目光幽幽地看向殿外道:“怕是那位政制院知院。”

耶律宗真一時沉默。

這件事情其實他跟李元昊也是事後才想明白。

畢竟他們作為敵國君主,肯定會關注宋國政壇的情況,以此瞭解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

然而趙駿上位沒多久就遊歷全國去了,國家政務基本上都是呂夷簡和王曾在操持。

之後宋夏戰爭、宋遼戰爭相繼開打,范仲淹如一顆閃亮的新星一樣扶搖直上,璀璨得讓人移不開目光。

等戰爭結束,范仲淹又接手了慶曆新政,儼然是改革派的首領,趙駿卻躲去了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