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宋旗幟飄揚

 
只是三衙屬於虛職,算是退居二線不掌權。樞密院就不一樣了,如今依舊是樞相,屬於實權部門。

 
此次出兵,狄青以樞密院副使的身份兼海軍兵馬總管。

 
因此理論上來說大宋所有海軍現在都歸他管,級別是呼延守用上級的上級的上級,即便說自己不會打海仗,也不用擔心有人奪權的問題。

 
呼延守用撓撓頭道:“不瞞狄帥,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打海仗。”

 
“啊?”

 
狄青傻眼了,瞪著眼睛看著他。

 
呼延守用見狄青詫異地看著自己,就連忙道:“不止是我們平海軍,其它海軍也根本不會打仗。”

 
“為何?”

 
狄青納悶,這tm不會打仗要你們何用?

 
“因為沒打過啊。”

 
呼延守用雙手一攤道:“海上全是我大宋的軍艦和商船,即便有海盜,就他們那點小破船,都不用火炮,直接撞上去都能將他們碾碎,哪來的仗打?”

 
“額”

 
狄青一想也是,大宋海軍自建立起來就沒有過對手。

 
因為對手根本沒組建海軍。

 
那他們的作用不就完全沒有任何作用了嗎?

 
所以與其說不會打仗,不如說雖然有訓練,可沒有任何實戰經驗。

 
這也是弊端之一。

 
“無妨,反正這次也是登陸作戰,我們的任務是靠近到遼國邊境,佔據榆關,切斷遼國主力部隊的馳援。”

 
狄青反倒過來安慰了呼延守用一句。

 
這也是實話。

 
大宋不是能掐會算,他們只是從大戰略上來看,發現遼夏進攻大宋盟友,逼大宋主動出擊露出破綻是最好的選擇,不代表他們就知道遼夏主力位置。

 
何況遼國和西夏都隱藏得很好,沒有暴露底牌,對主力部隊採取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掩飾,以至於宋軍斥候內應也搞不清楚情況。

 
信息戰就是這樣,雙方虛虛實實,對於敵我而言,各種各樣雜亂的信息會擺在政制院,想迅速判斷沒那麼容易。

 
兩個不會打海仗的將領便帶著船隊浩浩蕩蕩北上,在經過渤海灣的時候,便與定海軍匯合,兩支艦隊總計也就一萬人左右,但卻有大小船隻五六十多艘,聲勢浩大。

 
數日後,遠在涿州的范仲淹就以高麗與大宋簽訂互助條約,遼國進攻大宋盟友為由,領兵十餘萬,北上開啟了對遼國的戰爭。

 
遼國那邊果然加大了防禦,以析津府為核心,在周圍良鄉、宛平、玉河、高粱河等地佈置了防線。

 
雙方迅速進入對峙階段。

 
便在這一片劍拔弩張當中,宋軍率先開火。

 
不過開打的並非前線的范仲淹。

 
畢竟范仲淹才剛剛開始進攻,周圍全是遼國人的火炮,他強行攻打就是送死。

 
所以進入遼國境內之後,范仲淹就採取了老辦法,在距離良鄉、宛平、玉河等地的遼軍外圍,駐紮了數座大營。

 
營寨在遼軍射程之外,他們高築寨牆,安置火炮,不斷運輸糧草,頗有點要和遼國打持久戰的意思。

 
幾乎是在遼宋進入緊張刺激的對峙時,河北定海軍,山東平海軍兩隻海軍,就已經緩緩出現在了遼國南京府的平州。

 
平州就是後世開平到秦皇島一帶,此時的榆關,同時也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山海關,便在此地。

 
十月九日清晨時分,初冬時節,北方天氣愈發的寒冷。

 
平州廣寧縣,冷厲的冬風讓海水驚濤拍案,岸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港口,港口上還停留著一些船隻。

 
遼國其實是有一些水軍的,但數量並不算多,而且只在近海活動,沒有出過遠海。其中營州、廣寧等地就駐紮了一支海軍,名叫鄰海軍。

 
除此之外,還有遼興軍、興善軍、海陽軍等幾支部隊駐防,主要是用來把守榆關這片重要的關隘。

 
雖然遼國得到燕雲十六州不費吹灰之力,但榆關的重要性非常高,燕雲以北燕山山脈阻隔了東北白山黑水間的攻勢,是燕雲地區重要的戰略山脈。

 
遼國若要運兵南下,最方便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歸化州,也就是後世張家口。第二條就是走榆關了。

 
耶律宗真為掩人耳目,在自己前往東京道的時候,主力大軍也是跟隨在其側,不然宋人內應偵察到遼國皮室軍沒有跟著他走,肯定會懷疑裡面有詐。

 
所以此時明面上耶律宗真本人在東京,皮室軍也在東京,遼國主力正在進攻高麗。

 
現在偷偷抵達南京,勢必要從榆關經過。

 
廣寧縣縣城之上,鄰海軍的士兵正在城頭百無聊賴地看向東北面榆水(石河)的方向。

 
他們雖然名義上是水軍,但自從上次遼國組織了一支船隊,把遼國僅有的幾千水軍都拉過去,前往日本準備擺脫宋人硫磺貿易的時候消失,鄰海軍就名存實亡了。

 
這些鄰海軍也是就近招募的一些熟悉水性的漢人士兵,平日裡就做點在海邊城池駐防,或者開船在近海附近晃悠一下的工作。

 
如今遼宋又要開戰,他們看到在東北方向,正有一批批的皮室軍越過榆水,向析津而去。

 
“娃兒,這是第多少批遼人了。”

 
城頭上一個中年小兵正低聲問旁邊的一個年輕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