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奇怪的商隊

直到宋代西夏崛起,西夏不允許大宋與西域貿易,因此又一次斷絕了河西走廊。於是西域商人被迫重新拾起了十分危險的河湟走廊,選擇從西域穿過青藏高原去青塘跟宋朝交易。

此刻浩瀚的曠野之上,一隊隊駱駝帶著大量的物資和貿易商品行走在綠草覆蓋的戈壁灘上。遠處還有一個草頭達靼的小部落,正在與這個商隊進行貿易。

貿易的東西自然是草原民族常見的牛羊馬製品,現在戰馬賣到大宋的價格已經跌了不少。可宋人非常喜歡幹牛羊肉和羊毛,低價從草原民族手裡買過來,再去青塘或者蘭州等地賣給宋人是最好的選擇。

雙方的貿易非常順利,草頭達靼也需要西域商人從宋朝把茶葉、鐵器帶回來,所以他們之間一直秉承著友好互助的關係。他們幫西域商人帶路、補充物資。商人幫他們帶回所需的商品。

就在這支商隊跟熟悉的草頭達靼部落互換物資重新啟程的時候,他們忽然注意到遠處曠野之上,一支烏壓壓的軍隊猶如黑雲一般,向著他們的方向湧來。

戈壁灘有許多丘陵,遮蔽了視野。但達靼部落都會在山頂放置眺望臺,以避免狼群襲擊牧民,或者出現敵人攻打他們的部落。

再加上奔騰的馬蹄,讓這裡的迅速得到了一個信息——有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在飛速靠近。

“嗚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響徹半邊天空。

勇猛的達靼部落紛紛跨上了馬匹,準備列陣迎敵。

就連商隊的商人們也紛紛從貨車上抽出武器——自古以來,商隊從來都不是善茬,甚至有的時候商隊也是匪隊,遇到落單或者人數較少的肥羊,順手宰了搶奪財物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來犯的敵人有多強大,僅僅過了不到一個多時辰,這個擁有五千人的達靼部落以及四百多人的龐大商隊,就很快變成了滿地的屍體。

李元昊騎在馬背上,白色的披風在風中飄蕩,站在山坡上看著下方戰事已經平定,十分滿意自己麾下士兵的效率。

隨即他大手一揮,喝道:“傳令下去,穿上商隊的衣服,假扮成商賈。”

“是。”

手下傳令兵立即前去傳達軍令。

如今由於河西走廊重新開放,河南道的商人繁茂程度不能說一落千丈,但少了許多曾經的繁華。

畢竟相比於走玉門關前往西涼府的傳統絲綢之路,河湟走廊不僅繞遠路,而且危險許多。

不過還是有很多商人繼續走這條道路。

原因很簡單。

走河南道一是少了一層西夏的盤剝,不需要在西夏這邊納稅。

二也是最直接的理由,那就是西夏這邊不允許西域商人直接與宋人交易,而是隻能在西夏興慶府買賣。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西域商人只能在西夏購買茶葉、瓷器、絲綢與鐵器,商品也只能低價賣給西夏商人。中間多了箇中間商,少了許多利潤,讓西域商人頗有點不滿。

反觀走青塘的話,宋人也在西寧、湟州、蘭州等地經商,他們可以直接跟宋人商販做買賣,每次交易只需要給唃廝囉繳納一點稅就行。

所以在利潤的考量下,繼續冒著危險走河湟古道的商人還是有不少,以此奠定了青塘的商業繁盛。

於是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李元昊又劫殺了數支商隊,每次殺完都留幾個活口,詢問他們商隊的來歷以及販賣的物品,隨後偽裝成商賈,陸續開赴青塘。

等到六月份的時候,李元昊就已經派了差不多六支隊伍,在青塘城中有了三千多內應。

六月三日,青塘城。

作為後世的西寧市,青塘城建立在山谷之間,四面都是最高不過幾百米的小丘陵,浩瀚湟水從城池東岸流淌而過,養育了一方吐蕃兒女。

這座城池極為壯闊,乃是景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34年唃廝囉建造,佔地方圓二十里,從後世發掘的遺址可知,外城為青磚石結構,猶如長城一般,中間還有隔牆,分為東西兩城。

西城為唃廝囉政權的居所,有唃廝囉的居住的宮殿,有吐蕃各部落貴族房屋,也有各式縱橫交錯的街道民居。來往吐蕃百姓,皆穿宋人服飾,彷彿已與漢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