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全城搜捕

因為從顯性的攤丁入畝上,他們承擔的稅務只會越來越重,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隱性的更不用多說,佃戶都被搶走了,誰還幫他們種地啊。

再這樣下去他們數萬畝田土就要變成荒地,朝廷那邊則可以利用佃戶開墾新田,大修田地,完全不用擔心農耕問題。

歸根到底,農業社會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

這數百萬平方公里面積,多的是田土,只要有人有錢,朝廷完全可以修水渠重新灌溉田地出來,直接不帶他們這些地主玩,他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偏偏如果是以前地主們不擔心,因為朝廷沒錢,大部分財政都要放在三冗裡,哪來的錢去修水利設施?

現在不一樣了。

三冗問題解決,外貿收入大漲,商業繁榮,國家財政收入與日俱增,有的是錢,他們這些地主再怎麼樣也沒法跟整個國家抗衡啊。

“那按照龔兄的意思是,我們繼續抗議下去?”

有人試探問道。

“不錯。”

“可若是朝廷怪罪下來呢?”

“剛才不是說了嗎?交人、賠錢!”

“但我總覺得朝廷要的是一個藉口,現在就有這個藉口。”

龔旭沉默了。

這就是他最擔心的事情。

但片刻後潘識說道:“大家也不用擔心,所謂法不責眾,我們這麼多人,也沒有,難道朝廷還真會把我們屠光不成?”

“唉,也就只能這麼去想了,如今我等也是騎虎難下了,不抗爭,家財慢慢敗光,抗爭,心驚膽戰。”

“那又能如何呢?我聽說已經有不少人被迫走了朝廷給的路子,甚至還有人把家中的田地低價賣給了官府,現在正在組織船隊出海。”

“呵呵,船隊出海,九死一生。別看那什麼遠洋船隊帶了多少金銀回來,可人們總是看不見他們去多少人,回來多少人。”

“這事.算老夫膽小,就不摻和了。唉,誰能想到忙活了幾代,好不容易攢下的這份家業,就要毀於我手?”

下面有人嘆息,有人默認,還有極少數人最後決定退出,帶著自己的人手離開杭州,回到老家去。

一來這事鬧得太大,他們也害怕會出什麼岔子。

二來他們深感無力,即便事情鬧得如此大,朝廷依舊沒有鬆口,亦是讓人感覺到朝廷的決心有多大。

所以最終還是有那麼幾人離開。

他們的下場也無非兩種,要麼慢慢被朝廷徵走他們名下的佃戶,然後又背上高額賦稅,最後傾家蕩產。又或者早做決定,把土地賣掉,進入商業。

這顯然需要極大的勇氣。

畢竟以他們的累世家財,瘦死駱駝比馬大,就算把土地賣了坐吃山空,只要家主不沾賭博,基本上幾代人都不愁吃喝。

而經商就風險太大了,特別是出海。

別看遠洋船隊官員陳海忠短短七八年間,由從八品現在升到了從三品同知市舶總監。

但這中間付出的代價是讓人難以想象的。

別人不知道,他們這些江浙人卻都知曉,畢竟陳海忠每次出海和歸來都在這邊。

光他那兩次出海,因為疾病、海浪、風雨、失蹤等情況損失的人手就多達數千人之眾,這還沒算有多少船毀人亡的事情。

另外就是江浙地區去日本、高麗經商的人也非常多,這些人同樣傷亡慘重。

因此相比於安安穩穩種地,有這個穩定的鐵飯碗收入在,誰又希望自己賣光了土地,跑去外面風餐露宿,甚至冒著船毀人亡的風險去經營呢?

可現在..

那些離開的人搖頭嘆息地離開,只能希望剩餘的人最後取得勝利,讓朝廷放棄攤丁入畝以及徵召他們的佃農。

這些人走後,場內還留了三十多名大地主,最後決定破釜沉舟,再跟龔旭他們拼一把。

於是接下來的數日,他們再次開始組織起抗議隊伍,在城內城外四處遊行,只是沒有了前幾日的聲勢,卻是相對低調了許多。

然而到了四月初,一切都變了。

四月六日,坐客船日夜疾馳,換船伕不換船,航行了一千多公里的夏悚拖著略微疲憊的身軀入了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