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

呂夷簡摸了摸老花鏡,自從趙禎發明高純度玻璃之後,隨著天然鹼的應用,朝廷也開了一個小型玻璃廠。

主要是生產玻璃製品,比如放大鏡、眼鏡、望遠鏡等等,專供權貴使用。

沒辦法。

高純度玻璃需要蘇打,可沒人合成蘇打,只有自然界的天然蘇打用,自然沒辦法大規模產出透明玻璃。

至於水晶,自然界沒有一絲雜質的高純度水晶是非常少的,也不能滿足需求。

所以現在就暫時這樣,等以後合成鹼問世才能普及。

不過少量玻璃出現,自然也就夠趙駿大展拳腳,利用初中物理知識,很容易就能發明出這些東西。

倒是讓呂夷簡、王曾、李迪、張士遜這些眼睛不好的老頭沾光。

此刻呂夷簡繼續彙報道:“這樣算的話,加上上半年的夏稅,今年的農業稅已經能夠達到差不多四千萬貫。商稅、徵榷和外貿稅還沒統計上來,但根據往年推算,今年的稅收應該能超過一億貫了。”

“大孫,這不算是剝削百姓吧。”

趙禎看向趙駿。

趙駿笑道:“生產力提升上來,稅收慢慢跟上來也是正常的事情,這說明咱們做大了蛋糕,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百姓刮地三尺,導致只有財政收入好看,民間卻是一塌糊塗。”

“這就好,這就好。”

趙禎放下心來,笑著對大家說道:“朕一直擔心新政會損害百姓利益,如此朕便安心了。”

“現在大家就明白做大蛋糕的好處了吧。”

趙駿環顧眾人。

“可是朕還是覺得好慢。”

趙禎嘆息了一聲道:“朕好希望不久之後,就有火車、飛機、輪船乃至高鐵、手機、電腦。”

“慢慢來吧。”

趙駿安撫了一句。

從景祐三年開始,到如今馬上慶曆六年,已經剛好滿十年。

十年對於一個國家的改革進程毋庸置疑,變化是巨大的。

後世我國從90年代到2020年,三個十年,就是改天換地般的不同。

但趙駿還是對現狀不是很滿意,因為除了生產力有所提升以外,工業變革也僅僅只是個起步。

想要達到後世那樣的豐功偉業,怕是至少還得十個十年,甚至二十個十年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怎麼樣,從一無所有的農業社會,到什麼都有的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礎。

後世我們有這樣的成就,其實離不開全世界已經有過幾輪工業革命,可以摸著前人經驗過河,迅速成長起來。

可在大宋不行,他必須要一步一步,完成從無到有的過程,這顯然是一條極為艱難的道路。

“除了今年的稅收以外,從六月份開始,攤丁入畝新統計的人數大部分地區也彙報了上來,除了廣西、廣州、福建等偏遠地區以外。”

呂夷簡繼續道:“攤丁入畝前,於慶曆二年的人口普查,大宋的人口為1219萬戶,人口71926493人。而新政之後,除去三地之外,增加了173萬戶,935萬人,如今大宋總人口突破到八千萬了。”

“這是個好消息啊。”

趙駿說道:“看今年這形勢,明年總人口統計上來,8000多萬人綽綽有餘。攤丁入畝之後,老百姓會放心大膽地生孩子,未來十年內突破一億人應該是沒問題的,而接下來從慶曆六年之後的十年,將進入大宋的高速發展時期,正需要龐大的人口。”

“嗯。”

趙禎微微點頭,隨後問道:“大孫,朕之前看一篇裡,說是工業化之後,往往需要傾銷產地。帶嚶就是四處開發殖民地,往殖民地傾銷謀取暴利,我們就算是進入工業時代,有殖民地嗎?”

趙駿笑道:“帶嚶小國寡民很容易市場飽和,自然只能對外擴張。大宋人口多地盤大,而且未來吞併西夏、遼國、大理、安南等周邊國家會提上日程,完全可以先進行內循環,讓大宋的老百姓日子變得更好。”

“那原材料怎麼辦?”

“周邊國家不是有嗎?而且還可以從海上絲綢之路買,有了輪船怕什麼?”

“這倒也是。”

“等咱們國家的市場飽和還遙遙無期呢,這太長遠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從國外大量引進原材料,反正這個時代的國家估計也不懂貿易壁壘和關稅的東西,給點好處就能賣了。”

“那咱們看一下組數據報告。”

趙禎說道。

呂夷簡就繼續彙報。

現在大宋蒸蒸日上,蛋糕做大之後,不能保證每個百姓都豐衣足食,但至少大部分百姓還是生活得更好。

數據顯示,今年也不過才統計了一到十月份的大部分數據,但國內生產總值就已經超過了去年,達到了33億貫,增長達到了9%,全年增長突破12%應該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