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不住了

而相比於王家,郭承祐這廝也不遑多讓,府中各種各樣的贓款、珍寶堆積如山,一箱子一箱子,數不勝數。

等趙駿過來,負責抄家的黃三郎上前稟報道:“報,知院,已經查抄了亳州府衙,抄得贓物九箱,各類贓款尚沒有計數,只是光金銀就值七八萬貫,還有其餘各名貴字畫、古玩、珍寶.”

“好了。”

趙駿點點頭,四處掃視,見到滿是疲憊的禁軍將士們後,沉吟說道:“把所有的贓物封存,先放在府衙裡。到時候連同王家的贓物,一併查清楚計數,派人運回汴梁,上交國庫。不過截取兩萬貫,全營士兵,每人獎十貫!”

“是。”

黃三郎以及周圍聽到這話的禁軍士兵們大喜。

原本他們以為跟著趙駿出來是個苦差事,不僅要路途奔波,沿途一路走陸路,人馬疲憊,得不到休息。

沒想到雖然累是累了點,可才剛出應天府沒多久,就幹了一票大活,將士們都得到了獎賞。

要知道《宋史》記載,上等禁軍月俸一貫;中等七百文或五百文;下等士兵三百文到五百文不等。地方廂軍,月工資依次遞減。軍士外戍,家屬在營者半之。

不過這是純工資,除了工資以外,還有補貼、津職之類,林林總總加起來,上等禁軍年入大概在五十貫左右,中等三十貫,下等二十貫。

跟在趙駿左右的自然是最好的士兵,所以這十貫基本就等同於他們兩個多月的工資,就算是跟著范仲淹去西北的那一批禁軍,臨出發前,也才賞賜了每人五十貫,等同於一年俸祿。

而那些人要去西北打仗,出生入死。他們雖然疲憊勞累了一點,可至少沒有性命之憂。並且以後繼續跟在趙駿左右,不斷抄家的話,得到的賞賜和獎勵還會更多。

真是個美差啊。

有了獎賞,士兵們幹活更賣力。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趙駿入駐亳州知州衙門,命令將士們把搜查到的罪證拿過來,並且將牽連的涉案官員也一併拿下。

一直到入夜時分,整個亳州譙縣都處於一片動盪之中,犯案官員捉的捉,拿的拿,官員都快沒幾個了。

唯一讓人慶幸的是,這亳州通判居然是個清官,此人叫邵景先,跟歐陽修還是朋友。

有了他從旁協助,情況就好了許多。

於是接下來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趙駿坐鎮亳州,迅速查貪抓腐,掃清了亳州不少毒瘤,還亳州一個朗朗晴天。

除此之外,他派人拿自己手令,從應天府異地調兵,調了三千應天府的廂軍過來。

因為查抄的東西太多了,粗略一數,落馬了十多個官員,光抄的金銀錢幣就價值二百多萬貫,又打擊了不少地主豪強,還土地於百姓,各項事務都要處理好。

所以就必須從異地調兵,有些用於查抄亳州各地犯官和地主的家,有些則用於護送查抄贓物押回汴梁,還有的負責關押犯人。

趙駿自己也寫了手令回政制院,要求政制院那邊立即逮捕王載以及其餘在各地任職的原亳州涉案官員。

畢竟從查出來的罪證看,涉及到的可不止是現任亳州官員,還有很多前任亳州官員。

宋代官員流動性本來就很大,有的時候擔任幾個月就離職的比比皆是。

以前涉案官員其實不多,主要是以前的亳州知州也不像現在郭承祐那麼肆無忌憚,現在的亳州官員很大一部分都是被郭承祐帶下水,但那時也並非沒有貪官。

因此既然碰上了,那就重拳出擊,全國各地先抓了再說。

老話說的好,沉痾下猛藥,藥到病除。

這一計猛藥下去,亳州官場頓時為之肅清,貪官汙吏紛紛落馬,還有不少見勢不妙棄官逃跑的,也都廣發通緝令。

而趙駿的劄子也隨著漕運運河,一路送入了皇宮。

二月十一日,距離趙駿離開汴梁已經過去了二十一天,他是一月二十號走的,在應天府待了五六天,隨後南下亳州,又在亳州待了半個月,差不多就是二十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