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五十四章 卷不死他們!

但問題是他的慶曆新政跟王安石變法也不一樣啊。

王安石變法是為了改變大宋積貧積弱的情況,希望通過官府幹預民間借貸,來達成緩解日益尖銳的內部矛盾。

而慶曆新政則是處理冗官問題,制定嚴格的制度,罷黜大量的閒散官員,對門蔭入仕的官員重拳出擊,從而解決朝廷每年要給大宋那麼多官員上千萬貫的俸祿支出。

趙駿現在雖然是官場改制,可跟他的慶曆新政南轅北轍。

景祐改制之後,冗官的數量不僅不會減少,反而增多,讓那些官員都有職位了。

這不是扯淡嗎?

原來一萬多官員只是寄祿官,沒有差遣,就少了一份重要的工資收入,朝廷也能減少開支。

現在都有差遣了,加上寄祿官和散官之類,花地錢豈不是更多了?

沒道理的。

不過范仲淹也知道,趙駿一定會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

所以他靜靜地等著。

果然,趙駿繼續說道:“景祐改制之後,看似冗官問題加劇了,但首先是官場規則制定之後,秩序不會再像以前那麼混亂,不至於職責不明,互相推諉,甚至連自己上司是誰都不知道的現象。”

“嗯。”

范仲淹微微點頭,改制之後,確實明確了職責。

趙駿雙手揹負在身後,又道:“在這種情況下我已經給他們建好了規矩,一個有制可循的依據。如果在這個時候,推廣一則新政,出現了問題,那麼是否應該按照新的規矩辦事呢?”

“你的意思是?”

范仲淹下意識摸了摸鬍鬚,眯起了眼睛道:“等景祐改制之後,便能夠推動慶曆新政。新政實施,若是那些人觸犯了新規,就有罷黜他們的理由?”

“對了。”

趙駿一副孺子可教的態度,樂道:“老範,你終於會拐彎了。別老跟歷史上那樣,只會執拗,一根筋,得學會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冗官問題嚴重,你直接罷黜,那不是找罪受嗎?”

“幾萬官員,門蔭入仕的那麼多,官場盤根錯節,關係網複雜,你要都罷黜了,鬧得官場人人自危,他們不跟你拼命才怪。”

“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個師出有名,季漢的諸葛丞相為什麼北伐?是因為他要興復漢室,這是正義的口號。”

“而我們要解決冗官,也要講究師出有名。那你告訴我,罷黜官員最合理的理由是啥?”

罷黜官員最合理的理由是啥?

范仲淹稍微思索一下後道:“若是在官員本身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就是無有作為,或者施展無方?”

“那就是了。”

趙駿說道:“原來官場制度混亂,連上司是誰都不知道,甚至還有大量的冗官,根本無事可做。你要罷黜他們,理由就不充分。”

“因為人家也有理由說的,我連上司是誰都不知道,我連自己的職責是幹什麼都不清楚,我甚至連差遣和職權都沒有,你憑什麼罷我的官?”

“那到時候你能怎麼辦?”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名正言順,你是個官員,貪贓枉法的事情你不能幹吧,幹了被大家抓住,發現了,罷黜甚至坐牢,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誰都無話可說。”

“現在我做官場改制,就是為了把這個名分確定下來。讓官場上的人都坐在了自己應該坐的位置上,確定了他們的權力,明確了他們的職責。”

“那麼接下來你老範要進行改革,開始施政。下面的官員就得各司其職,按照你發佈的政策進行推動。”

“要是他們幹不好,那不就是他們的問題嗎?罷黜他們不就有理由了嗎?你說是吧。”

一席話語結束,讓范仲淹那個叫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他醒悟過來道:“原來如此,原來這才叫名正言順和大義凜然。”

說著他又讚不絕口地對趙駿稱讚道:“漢龍,你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想的辦法真是與眾不同。”

“都是後人智慧,我也就是借鑑一下罷了。”

趙駿笑了笑。

張居正的改革是怎麼做的?

就是先在公元1573年搞考成法,整頓吏治,把官員職責明確,然後制定考核績效,卷死他們。

然後再改革軍制,最後到公元1581年,等官場吏治弄得差不多,再出王炸一條鞭法,到了這個時候,官場上的反對聲音就小了許多,政策直接改革成功。

所以趙駿就是在向張居正學習而已。

他說完之後,又對范仲淹道:“我覺得你的慶曆新政還是要改改。”

“怎麼說?”

范仲淹問。

趙駿道:“你信不信,我的這次景祐改革,可以順利實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