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325章 大明“儲君”必考


                 對於小朱的要求,常升答應的爽快。

  這種涉及屠龍術,將權力的根由追本溯源的思想,除了後世的教員,天下還沒有一位敢將之公諸於眾的。

  所以,他很能理解小朱的心態。

  小朱飲盡了自己杯中的茶湯,定了定神,這才將目光匯聚在案桌,那個用茶湯書寫的官字上。

  “這個官,又有何說法?”

  常升又給小朱補了茶湯,這才放下茶壺,指著御書房一面牆上掛著的大明疆域道:“從古至今,當國家的概念出現起,中原王朝的疆域便不斷擴展。”

  “這意味著更多的耕地,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城池。”

  “為君者,不再僅僅只是治理一地。”

  “皇帝不得不再選拔一些人,代替他牧守一方。”

  “無論何種叫法,這些人,就成了實質上的官。”

  “嚴格來說,官都只是皇權的延伸,與皇家的內侍,家奴並無本質區別。”

  “呼。”

  小朱深吸的這口氣,終於在常升說話的有意空出間歇間吐了出來。

  今日與常升這一論。

  著實是在衝擊他多少年學習儒學的認知。

  “然而,隨著疆域的進一步擴張,越偏遠之地,皇權對於官的監管越弱。”

  常升大明疆域的南北兩方邊境道:“而在王朝劃定的不同疆域內。”

  “官行使的,幾乎是等同於皇帝的權力。”

  “此時,地方百姓生存的好與壞,全繫於一方主官身上。”

  “若其用心為民,則民安居樂業。”

  “若貪圖享樂,則絕對的權力,也便意味著絕對的腐敗,多數官員的家族勢力便在這些地方恣意膨脹,難以監管。”

  “這才有了那句山高皇帝遠之說。”

  “關鍵他們把持了方方面面的話語權,以及對政令的解釋權,百姓矇昧,被他們加以引導,加之告官無門,很難不讓百姓將對這些為禍鄉里,魚肉百姓官員施加的苦難,歸咎於皇帝的昏聵無能身上。”

  “而這,還僅僅只是一代官。”

  “當貪官汙吏們靠著一代代魚肉百姓步步發展壯大,向高堂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