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285章 這樣的孔家,不要也罷


  老朱種種的不平不忿,最終還是化作了一聲嘆息。

  “哎。”

  若論帝王心術,論識人,馭人。

  從最底層一路爬上皇座的老朱,自認不弱於任何一位皇帝。

  甭管唐宗宋祖,秦皇漢武。

  讓他們來體驗一下這開局一個碗的局面,最後還要當皇帝,任誰都得先緩一緩。

  可真正論及治理天下。

  老朱再怎麼嘴硬,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吃了沒文化的虧,以至於他雖然鎮的住朝野百官,卻駕馭不住。

  以至於胡惟庸案爆發。

  與文官徹底走向對立後,所有的文官對他幾乎都是陽奉陰違。

  要不是他假借外出避暑,將治理大明這一攤子事丟給自家好大兒,抽身事外,藉著報社的滲透,將錦衣衛散佈向整個大明十三省,這才真正看清了往日朝廷百官奏書中描繪的花團錦簇,粉飾太平的偽裝下,大明還百孔千瘡,危機四伏的真相。

  他不知還要被瞞到幾時。

  若沒有常升的橫空出世……

  待到危機真正爆發時,他又能怎麼樣呢?

  了不起再興大獄?

  殺他個天翻地覆?

  可那對真正受苦的百姓根本於事無補。

  對他駕馭百官,治理大明也沒有半點的利好。

  被迫拓寬眼界的老朱,此刻也真正瞭解了幾分,為何史書中的皇帝,不論是開國帝王,又或者是中興之主,面對朝中有奸佞,朝野無太平時,往往不會如他這般乾脆利索的殺個乾淨。

  而是忍讓,妥協。

  利益交換,借力打力。

  培植自己的力量,再伺機而動。

  治政。

  從來都不是一板一眼的指令和執行。

  再回看常升入朝堂以來麼一系列動作,不正深諳了治理國家的箇中三昧麼。

  認清了這個關竅,老朱也就沒有就在外觀望的興致。

  考慮到之後由常升牽頭設計對孔家的的設計,還有秋闈,連帶之後田畝清丈那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局面,老朱原本還想待到十月末,專門用來考察朝廷臣子的“避暑行程”,也就不得不提前終止,回家坐鎮。

  但他老朱一堂堂的開國皇帝,金口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