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263章 文人逐名


  從道衍處得了“擔保”,張“同知”滿意而歸。

  坐上回返府衙的馬車。薆荳看書

  從府衙中帶上了些東西,張“知府”這才再次前往蘇州書院。

  歷經兩月光景。

  當初那些大儒磋商時所立下之豪言,要在蘇州府專門建立一所書院,供四書五經校訂之用,而後還可以用來培養蘇州府乃至整個江南一地的後進學子。

  如今,在這些大儒所在的家族的影響下,外加上孔家兩宗匯聚所帶來的名氣。

  在蘇州府衙牽頭下,許多富商豪族都慷慨解囊,為蘇州書院的建立贊助了不少。

  有了不少外快的幫助下。

  不過一月,一個具有基礎教學,辦公功能的書院,連帶一間用以存放諸多經史的架閣庫便已建成,投入使用。

  雖說作為蘇州府第一書院的門面,後續還有不少主體區域的工程和裝潢需要精雕細琢。

  但已不影響大儒和孔家兩宗投入四書五經的校訂工作了。

  此時時間尚早。

  書院內還沒多少人。

  除了幾個府衙召來的雜工在書院裡日常清掃,今有幾人早早到來,泡進了架閣庫中。

  而這些人,竟統統都是年長的大儒。

  至於孔家兩宗?

  不好意思,人家兩車隊來時所攜帶的家底中的藏書,都不比架閣庫裡的少了。

  要麼說天下世家門閥千萬。

  真正能被封衍聖公的就一個孔家呢?

  人家是真的底蘊足啊。

  “知府大人早啊?”

  眼見張“知府”的身影又一次出現在書院,早已與這位知府熟絡的幾員大儒,都微笑著與他見禮。

  張“知府”自然不會拿捏姿態。

  要想分潤一份四書五經的校訂功勞,給自己的官途鋪路,自然不能惡了這些校訂四書五經的大儒。

  “幾位先生高義。”

  “本府每次前來,見到的都是幾位,博學如諸位先生尚且每日孜孜不倦的研學,相比之下…孔家那些年輕人…唉……”

  “到頭來,弄不好力沒出多少,名頭都被他們佔據,這樣對幾位先生而言,屬實太不公平。”

  張“知府”日常煽風點火的收攏著人心,神色無奈,製造著大儒與孔家之間的裡“名利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