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257章 都是買賣


  二百萬兩現銀。

  除了牽頭的陸家,就是在座這些經營多年的商賈世家,也不敢有一家保證,能在不變賣基業的情況下掏出來。

  而他們,已然是大明之中底蘊最深的商賈世家了。

  面對同座之人的打岔。

  陸老不急不躁,只等他發完這通牢騷,密室中重新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匯聚,他才開口問了一句:“說完了?”

  右一的老頭尷尬一笑。

  見狀,陸老這才繼續說道:“換做往年,或是舊朝,這二百萬兩現銀,對朝廷而言,也不過杯水車薪。”

  “畢竟這只是一筆意外之財。”

  “加之朝廷之中,總有不少吃喝玩樂,貪墨成風之徒。”

  “只要有人心存貪念。”

  “不管是二百萬兩,亦或是更多,對他們而言無非名目巧拙之別,胃口大小之分。”

  “有的是手段將這筆意外之財,合情,合理,合法的掏進他們自己的口袋。”

  聞言。

  在場的商賈無不面露鄙夷。

  除了手中無權,不能人前顯聖之外,那些所謂的權貴,在他們眼裡也不過是尋常人而已,只要有七情六慾,心有所求,以他們的財力,總有辦法籠絡一二。

  所以身份的變遷對他們而言。

  並沒有多麼緊要。

  實在有需要了。

  割裂一房,或者順著族譜,收容一兩家幾代前就分出的旁支,背地資助,操作一二,將之送入朝堂,也不困難。

  只是時間和投入成分的差異而已。

  “但今歲,一切都不一樣了。”

  “放諸過往之王朝,凡是糧食豐收,財賦充裕之時,朝廷焉有不借機大興土木,或是對外征戰之理。”

  “對皇室而言,他們需要藉此彰顯王朝之仁德。”

  “下邊的臣子也需要藉機積攢自身之功績。”

  “然而,當今皇帝出身寒微,今歲胡惟庸案之後,朝野正空缺無數,換作旁人,偶得浮財,面對此情此景,正當籠絡天下之民心,朝中臣公也當把握時機,謀求一二前程才是。”

  “可諸位不覺得,當今的大明朝廷安穩的過份,甚至理智的過份了麼?”

  “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