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35章 淦,要被陰了


  “這軍略和策問你們都看完了。”

  “都給咱提提建議,分別決個一甲(一甲只有三名,二甲若干)吧。”

  當二十份答卷在老朱和四位國公之間傳閱完畢,老朱也適時開口,聆聽一下他們意見的同時。

  也算是施恩了。

  這其中畢竟有他們兒子的答卷,他們的發言,多少可以在老朱那兒給自家兒子拉拉票。

  可老朱越這麼說,他們越是不能將自家兒子推上來。

  在場的都是人精。

  花花轎子眾人抬的道理,他們心有默契。

  徐達率先發言,將一份大非川之戰作為選題的答卷抽了出來。

  “陛下,這份敘寫大非川之戰的軍略,明細詳實,調度有方,一決一策,皆有大將風範,臣以為當為軍略第一。

  李文忠一聽,頓時也開口到:“臣這兒有一篇針對殘元的答卷,雖定計大膽,兵出險招,但以如今大明國力,再配上一員老將坐鎮,成功施行的可能性極高。”

  李善長也抽出一份答卷:“老臣這有一份答卷,以雲南邊陲作為假想敵,大膽推演了大明與雲南部族必有一戰,老臣以為,可列一甲。”

  老朱點了點頭,對他們所推薦的答卷出處都心知肚明。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三篇軍略在呈送上來的軍略答卷中,都屬上乘。

  但發現湯和一直沒有出聲,老朱偏頭一看,竟發現湯和仍在仔細的研究一份答卷,不禁好奇的問到:“湯和,你還在瞧什麼呢?”

  湯和如夢初醒,將手中的答卷再次呈送到老朱面前。

  “臣失禮了,老臣在看一篇大明海防。”

  “其眼光獨到,行文天馬行空,很是大膽。”

  “但臣之所以沉迷,是因為此文與旁文不同的是,其不僅考慮了戰略的可行,還對戰後的局面進行了更詳細的解析和佈置。”

  “在臣所接觸的這麼多將領中,還從未遇見誰的目光放的如此長遠。”

  朱元璋接過了答卷。

  他當然知道這篇大明海防的答卷是誰寫的,可他之所以沒有一言拍板將這篇答卷列作頭甲,就是考慮到大明如今的國情。

  即便常升所預言的局面真的形成。

  開海之事也只能後延。

  畢竟,大明窮啊。